冬字的甲骨文怎么写(冬的甲骨文说文解字)
甲骨文的“冬”字原来这样写,冬天的“冬”字造字起源?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体现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场景。冬天到了,我们来认识一下冬天的“冬”这个汉字。
“冬”字相对于可见的一些实物来说,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古人对于这一类抽象的字,一般会借用一个形象的物体来表现。那么古人是如何展现“冬”字的呢?
在甲骨文中,冬是借用了一个绳头的形象,如下图所示。像是一条绳子的两头各有一个绳结,表示终结的意思,意味着到头了,完结了。冬季是一年的最后一季,本意就是终结之意,用绳头表示也挺形象。切身想象一下古人当时的处境,我们便会感慨佩服古人是多么的智慧。
文字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人们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更新。其实只是在绳头上打一个结,很难让人直观地想到冬季。于是在后来在金文中,“冬”字便有了很大的更新改进。人们在原来甲骨文的基础上,在绳圈里面放了一个“日”,表示太阳被遮住,热量被屏蔽,天气寒冷。
加上了“日”字的金文,更加形象地表述了“冬”天的环境和特点,“冬”字不单单是表述一年之“终”,更加表示天气寒冷的季节,这样便给人们一个相对更加直观的感受了。
再后来,人们还是感觉金文中的“冬”字表述得不够好,于是后来的竹简上手写体的“冬”字,又增加了“冰”的元素。如下图,冰元素的增加,更切合冬天的实际情况。
再后来的篆文又把“冬”字进行了改进,去掉了绳圈里面的“日”,保留了表示寒冷的“冰”元素。这样的改进想来也更加合理一些,毕竟表示“日”的太阳,多少还是给人有温暖的感觉多一些。
致辞,“冬”天的“冬”字便很形象地表述了出来。由此可见,汉字的发展不是越来越简化的过程,而是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完善化的过程。古人为了把寒冷的冬季说得清楚,确实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那么现在的“冬”字为啥跟篆文的“冬”不一样呢,中间又进行了什么样的改进呢?
其实古人的更聪明之处在于字体的变化,在字体上他们发明了草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草书的发明,让很多笔画复杂繁琐、书写不方便的字,得以更好地展现出来。
现在简写体的“冬”字,就是后来草书出现后,草书的冬字演变过来的。
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再到篆文,从“冬”字的演变过程来看,发展的思路是想讲清楚冬天这个季节,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来进行的。为了表述得全面准确,必然会不断增加元素和笔画,而不是简化。
若不是草书的出现,让很多文字的书写变得方便后,最后再形成现在的简单文字,我们无法现在手写一个冬天的“冬”要有多复杂呢。你要是造字的人,你会怎么造这个“冬”字呢?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甲骨文的“冬”字原来这样写,冬天的“冬”字造字起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