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驱动力7如何释放体内的理财天分(驱动力是什么意思)

驱动力(7)

从A、B到X、Y

首先和大家说明一下这几个字母代表的意思:

A:指的是此类型的人,他们的日常表现为摇旗呐喊、

驱动力7如何释放体内的理财天分(驱动力是什么意思)

手舞足蹈,像是得了“匆忙症”;

B:指的是此类型的人,他们的日常表现为生活中似乎很少匆匆忙忙,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愿望而显得很有敌意;

X:指的是X型理论,这个理论的假设为,人们会逃避努力,只为金钱和安全感而工作,因此他们需要被控制;

Y:指的是Y型理论,这个理论的假设为,对于人们来说工作与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主动和创造随处可见,如果人们投身于某一个目标,他们就会寻求责任。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决定理论”(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内在需求:能力的需求、自主性的需求和归属的需求,这个理论的提出者认为“如果我们天性中有什么东西是基础性的,那这个东西就是感兴趣的能力。有些事情会促进这种能力的发展,而有些事情会破坏这种能力。”

用外在奖励来激励人们的时候往往是人们最没有干劲的时候,人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营造一个能够激发各种内在需求的环境。

大多数管理者认为,他们的员工从骨子里厌恶工作,要是情况允许的话,一定会逃避工作,这些没有个性的奴隶害怕承担责任,迫切需要安全感,极度渴望被指引,所以必须强迫他们,控制他们,给他们指引,用惩罚威胁他们,让他们努力工作,并最终达到企业的目标。这是X理论的典型言论和代表。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工作感兴趣和玩乐、休息一样自然,很多人都善于创造,他们足智多谋,只要情况允许,他们就会接受甚至主动需求责任感,这是Y理论的基本假设和论点。

如果你的出发点是X理论,那么你的管理方法产生的效果难免会有局限,有时候甚至可能事与愿违;如果你相信“大众皆平庸”,那么平庸就会成为你无法逾越的天花板。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脑海中已经开始想起我们刚接触管理时候的那个X、Y理论了(很多书上都这么说),没错!原理上就是那个理论。

驱动力2.0系统的基础就是所说的X型行为,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X型行为更容易被外在动机而非内在欲望驱动,比较少关注某个行为的内在满足感,而是更多关注这个行为会带来的外部奖励。

驱动力3.0系统更多地依赖我们上述所说的I型行为:

I型行为更容易被内在动机而非外在欲望驱动,很少关注行为带来的外部激励,更多关注行为的内在成就感。

当然这里的X型人和I型人,不是绝对的非此即彼,很多的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只是在各自的外部奖励和内在满足排位不一样而已。

X型行为VS Y型行为之间的区别:

1、I型行为是后天习得而不是先天形成的;

这些行为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环境、经验、场景形成的习惯,一旦人们学习了基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锻炼这种行为,任何X型人都能变成Y型人。

2、从长远的角度看,I型人比X型人表现水准更高;

有研究的证据表明,最成功的人一般不直接追求通常意义上的成功,他们之所以努力工作、克服困难、持之以恒,是因为他们有着掌控自己生活、了解外部世界、完成某个长期目标的内在欲望。专精的欲望是长期努力的能量之源。

3、I型人不会对金钱和认可嗤之以鼻;

I型人和X型人都在意金钱,如果报酬没有达到之前所说的基线,或者说公司给的钱不够多或者与其他人相比不公平,无论是X型人还是I型人都是失去积极性。反之,一旦报酬达到了那条基线,I型人不会拒绝升职或加薪,公正地给他们足够的报酬至关重要,只有这样他们就不在考虑金钱的问题,而是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上来了。相对于X型人,金钱是问题本身,是他们做事的原因所在。I型人希望得到认可,X型人他们的目标所在不是认可。

4、I型行为是可再生资源;

我们可以把X型行为比作煤炭,把I型行为比作太阳。I型行为依靠的是内在动机,所需要的能量容易加满,能量消耗也比较小,和清洁能源一样:价格低廉、使用安全、可以再生。

5、I型行为能让生理和心理状态更好;

I型行为围绕着内在而非外在激励因素构建的思考方法以及生活途径,他的能量来自我们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向,自主学习和创造新事物,以及通过我们自己做得更好的内在需求。由内在动机推动的群体自我评价更高,人际关系更好。而倾向于控制和外部奖励的人群自我意识更强,自我保护意识更强,也更容易表现出A型行为模式。

6、I型行为依赖于三种营养素:自主、专精和目的;

I型人自己决定方向,他的目标在于让一件重要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好,把追求卓越和更崇高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驱动力(7)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