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过赶年的风俗(土家族赶年节)
赶年—土家族过年的习俗
土家人过年比其他民族要提前一、两天或好几天不坐天,叫做过“赶年”。团年的饭菜也十分特别;平时,家家户户都是用鼎锅煮饭,做年饭则不管那家那户,人多人少,都兴架甑子蒸饭。甑子饭是一层米饭一层肉肉不切细,只宰成坨坨,和上佐料,蒸在饭的上面,称为“连刀肉”;菜要做“合菜”,即将肉丝、猪杂、豆腐、粉条、海带、罗ト丝、白菜等等,合者一锅。煮好后,有的土家人并不马上享用。却由家里青壮男子提上梭标棍棒,在房前屋后巡视一圈,察看有无生人;或关上大门从门缝里观看屋前路上有无陌生人,如发现陌生人立即提上梭标棍棒追赶。追上后,则客客气气地连拉带拽地把生人请进屋里,尊为客人,上席就坐,一起过年。倘若陌生人逃跑得快,主人也不穷追,仍高高兴兴回家,享用年饭。年饭不吃鸡,要正月初二、初三方能杀鸡,同时,年节期间,人们还要上山围猎,直至正月十五。
这种过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生活在川、黔、湘、鄂边区的土家族人民,英勇彪悍,不畏强暴。秦汉以来,皇帝一直想征服他们,可皇帝派去的官兵都遭到他们的反抗。被打得大败而去,连不可一世的名将马拐热都被困死在二西山上了。皇帝这才死了心。
皇帝换了一代又一代,又过了好几个朝代了。一个新皇帝上任,他又派兵前往,一心要征服土家人。官兵来到酉水河边,已近年关。九溪十八峒的土家人听到官兵又来进剿的消息,便集合起来,商量对策,准备迎敌。老祖宗一看,年关已到,为了使大家能过个团圆年,便叫大家提前过年。于是各家各户赶杀年猪、做粑粑、推豆腐。这时候,要好好地做一顿团年饭,已经来不及了。人们只好将肉宰成坨坨,和上佐料,蒸在饭的上面。菜呢?要精工细作九大碗八大盘也不行了,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肉丝、猪杂、豆腐、罗ト丝、白菜等等,煮成一锅。由于鸡要报晓,所以,鸡是不能杀的。饭菜做好后,大家又担心官兵杀来了,各家各户不约而同地叫青壮年男子提着梭标棍棒外出巡视,结果没发现官兵,却发现一些来帮助他们抵抗官兵的“角比”(苗族)和“帕比”(汉族)。土家人十分高兴,便热情地请客人到家,和他们一起过了一个年。这次年饭虽然做得仓促,但毕竟团了年,大家觉得团年饭特别香,“合菜”也特别有滋味。家家户户都祝福出战的士兵早日得胜归来。
团年后的第二天,雄鸡一叫,青少年就英勇出战了。老弱妇孺则带上年货,赶着羊群,上山躲途。牛走得慢,他们只好把它留在家里。
前来征“蛮”的官兵。在这年关之际,人人思今亲人,个个想回家团聚,那有心思打仗呢?他们正在梦中,听见土家人吹起牛角号,从四面八方杀来、便仓促应战。在这武陵山区,山高林密,地势险峻。官兵不熟悉地形,在土家族人的追杀下,死伤无数。但官兵人数太多,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大片,虽被杀死无数,但还有无数。老祖宗担心寡不敌众,叫士兵们去深山老林里埋伏起来,挖好陷坑,准备晚上出击。腊月里,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土兵们挖好陷坑,都藏到冬暖夏凉的岩洞里,吃粑粑,饮泉水。官兵呢?乘机杀进土家山寨,见寨子里空无一人,就杀牛宰猪抢东西,准备过年。
腊月三十晚上,土家族人在岩洞里回不了家,一个个枕戈待旦,准备消灭官兵。老祖宗见出击的时机已到,叫各家各户把羊交出来,灯笼拿出来,准备过年的鞭炮也拿出来。让人们把灯笼挂在羊的两只角上,鞭炮拴在羊尾巴上,这才集合土兵,跳罢军前舞,吹起牛角号,擂起战鼓,点燃羊尾巴上吊着的鞭炮,杀声震天,向寨子里冲去。官兵们在土家山寨里正吃着抢来的酒肉过年。听见土兵们杀进山寨,那声势犹如千军万马。于是,慌忙逃窜,自相残杀,有的被自己人踩死,有的跌下了悬岩,有的死在土家人设的陷坑里,哭爹地哭爹,喊娘的喊娘。土兵们乘胜追击,一直杀到第二天下午,把官兵赶出了西水河,方才回家。官兵吃了这回大败仗。再也不敢侵犯土家族人了。
土家族人回到家里,东西被官兵抢光了。新年大节,吃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了,留着报晓的公鸡,只剩下一两只,哪里够一家人吃呢?于是,一个约一个,一家喊一家,大家邀约着上山打猎。这以后,为了纪念这次年节,土家人都要过“赶年”,蒸坨坨肉,煮“合菜”。在年节期间,西阳、秀山一带的土家人还要上山围猎。至今仍然如此。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赶年—土家族过年的习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