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打油诗有哪些?(打油诗百首)

趣谈打油诗

不按平仄,对仗的格侓而写出的顺口溜,俗称“打油诗”。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也许正因为这“俗”才被正统文人列为旁类。既然“打油诗”也属文学的类别,那就不应该否认它。事实也的确如此。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公布的获奖名单中,64岁的四川诗人周笑天就名列其中。周笑天的获奖作品《将进茶》就是一首打油诗。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由于以后的不断发展,打油诗表现出了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中唐时期的张打油仅仅是个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还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有一年冬天,他和诗友胡饤饺在望江亭里饮酒,忽见外面大雪纷飞,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张打油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了“咏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没想到,他的这首打油诗,竟一鸣惊人,名垂千古。据传,他的诗友当时也咏了一首:“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好田地,冻杀黎民都是你,什么祥瑞不祥瑞!”这两首诗字里行间都不见一个“雪”字,却都句句见“雪”,被后人视为“雪诗”中的经典。当然,张打油是作打油诗的人中最著名的一个,他的轶事也很多。据传,一个大雪天,他在一个宗祠的墙上用大字写了一首打油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楸的使楸!”恰巧那天,当地的参政来祭奠这个宗祠,见墙上黑呼呼一片,大发脾气,命人传来张打油,故意为难他,不准写“雪”,要另起题才马上写一首才能放过他。张打油只好表示同意。这个参政说:“现在,南阳被困,要请援救,你写一首我听听。”张打油毫不迟疑地吟出第一句:“天兵百万下南阳,”参政一听,非常吃惊,夸赞道:“有气势!”急令吟完后面的。张打油一气吟出了后几句:“也无救兵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爷的哭爷,哭娘的哭娘。”参政惊得大张着口,一时说不出话来,只用手式比划:“快走!快走!!”

秦汉时期,已不乏这类特色鲜明的打油诗。比如,秦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就留下过一首名为《吟石塔》的打油诗:“远看石塔黑乎乎,上面细来下面粗;有朝一日翻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这首诗不可谓不直白,白得近乎白描一般;不可谓不通俗,俗得就像说生活中的大白话,但观全诗,却内涵犀利,含沙射影,那种慷慨悲壮之情和扭转乾坤之志尤其令人感慨和震撼。

宋代广东有一为夫送饭的老妇,是个道地的下里巴人。一天,苏东坡笑着吟了两句诗:“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这个老妇面对苏东坡挑逗性的诗句戏弄,却应对自如,反唇相讥,出口成诗地补充了后两句,尤为得体。诗曰:“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被贬广东,无人不晓。显然,老妇人这两句打油诗是针对苏东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苏东坡的老底、伤疤,戳了他的痛处。

清代有位没上过学的新娘子,众宾客酒足饭饱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都不肯离去,竟然还要逼新娘吟诗一首,以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完全是强人之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霄一刻值千金’。”可是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众宾客哗然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新娘时间宝贵!”一边说着一边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句,虽为引语,但用在此时此地,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趣谈打油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