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易经第42卦益卦详解(第四十二卦 益)

《易经》第四十二卦益卦(3)爻辞

益卦爻辞及小象传: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益,损上益下,民益,民悦而无疆,利他、利众,且看六爻爻辞如何益众。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损卦是惩忿窒欲,是无为,益卦就是有所为,大有所为(利用为大作)。

益以兴利,是利他、利众,不给下增添负担,元吉无咎。(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不厚”,即轻,“下不厚事也”,减负、减赋税,民说无疆。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六二,中正虚中,爻辞“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与损卦六五爻辞“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都是因坤卦柔中,黄裳元吉而受益。

六二,具坤卦之德,用六,利永贞,以大终也。

六二受益而不藏于己,利益众生,用于初九之大作(王用享于帝)。

“王用享于帝”,字面意思有王受益后用于祭祀天帝,代表感恩回馈之义。我更愿意解读为下卦震卦之帝,“帝出乎震”(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六二受益,回馈初九。

六二,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初九

初九,下不厚事也。

六二与九五相与顺应关系,柔中与刚中,刚柔互济(或益之,自外来也。)外来说的就是九五。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三之益,用于救灾济贫(益之用凶事),形成常态机制(固有之也),无咎。

六三将益用凶事,告知于众,明于众(告公用圭),诚信中道之行益(有孚中行

,无咎。用圭以通诚信。

现代的观念,做慈善(益用凶事),公正、公开、诚信很重要(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形成机制才能长久做下去而无咎(固有之也)。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六四,得位而以中道而行(中行),告知以获民众认可和依从(告公从)。

如能或民众认可和依从,即使迁国这样的大事都能做成(利用为依迁国)。

六四,上卦巽之初(木道乃行),利涉大川(利用为依迁国)。

告公从”,还能增强民众的信念,大得民也。(告公从,以益志也)。志,心之所主。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九五,中正君德,信以惠心(有孚惠心),则众望所归(勿问元吉)。

九五,其上下下,利益众生,大道光也(大得志也)。

《说文解字》:“惠,仁也。从心。”

《周书.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尚书.皋陶谟》:“安民则惠”。

《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

圣人,贵通天下之志,贵除天下之患,就是“惠心”。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益卦的主旋律是损上益下,损己利他、利众。

损上益下,损的就是上九自己(上九,莫益之)。

反之,如上九为己自益,人弗与之或击之,不恒其之德,或承之羞,凶。

上九,偏离损己利他的常德(莫益之,偏辞也。),其凶或自外来(或击之,自外来也。)外来之凶,即六三的凶事。

一日心为恒,恒为常德,守常居正,立不易方(立心勿恒)。

《道德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损益是事物的一体两面。

损益,

《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在人,是惩忿窒欲,是克己止欲,是断舍离。损己益人。

在政,在于利益众生,益不为己、益不藏于己。

易经.杂卦传》:“损益,盛衰之始也。”

《论语》:“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说的就是朝代的更替损益的规律,可知历史社会发展的盛衰规律。损益,盛衰之始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易经》第四十二卦益卦(3)爻辞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