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道德经第23章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知乎)

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希言自然”也是“清静无为”的意思,因为飘风骤雨的变化都是不可持续的,想要长久,也就是奉行顺其自然的无为之治。

01 原文及译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熟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少说话,不强行施加政令是合乎自然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所以遵从于道的人,会成为同道中人,遵从于德的人会是同德之人,而失道失德的人也会与失道失德的人在一起。遵从道的人道也乐于与之相伴;遵从于德的人德也乐于与之相伴;而失道失德之人,各种损失也乐于与之相伴。

因为失道失德的人诚信不足,大家都不信任他们了。(参照《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02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一方面是说在上位者要效法自然,少发教令,因为以法令限制、压榨老百姓,就如同狂风急雨般的暴政,是不会持久的,与前面章节的“贵言”是一个意思。

另一个层面用在做人的方面,做人要少说话,保持情绪稳定、平和,因为暴躁的情绪也是不能长久的,不符合自然的。

以上面的道的来做事,那么就会吸引与你相同类型的人。你喜欢道,身边也会聚集一群修道之从;喜欢德,周围也会有一群有德之人相随;而我们固执已见,狂躁爆怒,身边也会有一批这样的人。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要不断提升我们的境界,按照吸引力法则,我们会吸引与我们相同境界的人同行,都是境界高的人,我们就会更好的避免失误和缺点。

而如果我们不相信这种道,那么我们周围也会聚集一群不诚信、不修道的人。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