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常为者未必有为,人生无为者反而大为(人生无为则长,欲)
《庄子》:人生常为者未必有为,无为者反而大为
一、人生常为者未必有为,人生无为者反而大为。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衡量事物,并且期望用自己的主观行为,使人生越发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样的“常为”之心,未必会给人生带来好的结果。
因为当我们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衡量事物且过度作为的同时,不管外在事物有没有满足自己的目的,其实自己的人生都会向某一个方向出现偏离,也就是在无形之中,让人生背离客观而存在。
正因为这个问题的存在,所以才导致一个现象,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因为主观上的行为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客观。
当我们总以为自己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其实这种标准只是由主观意识影响而存在的偏见,由偏见而引导的行为,怎么可能会呈现一个客观理想的结果呢。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番对话:
尧的老师叫许由,许由的老师叫啮缺,啮缺的老师叫王倪,王倪的老师叫被衣。
尧就问许由说:“啮缺可以做天子吗?我想凭借王倪来邀请他做天子。”
许由这个时候就说:“危险啊,要危及天下,啮缺的为人,耳聪目明智慧超群,行动办事快捷机敏,天赋过人,而且竟然用人为的心智去应对并调和自然的禀赋。他精于禁止过失,但又不知道过失从什么地方产生。你想让他当天子吗?他就凌驾于众人之上,从而丧失了自然之性,他将要以自身为本,以外物为异,将要尊崇巧智而火速推行,将要为琐事所役使,将要为外物所系缚,将要瞻前顾后的去接管事务,将要追求事事合宜,将要随物变化而没有恒久准则。那样的人怎么能够做天子呢?虽然这样,有了同族人的聚集,就会有一个全族的先祖;可以成为一方百姓的统领,却不能成为诸方统领的君主。治理天下,必将是天下大乱的先导,这就是臣子的灾害,国君的祸根。”
庄子是借许由之口,阐述了道家的思想核心,也就是无为而治这个智慧。
庄子认为:“圣智明察,办事敏捷的人是不能做天子的,因为他的睿智聪颖和办事能力,可以使天下达到大治,而“治”存在的那一刻又产生了局限,这恰好和无为的道理是相反的。
就好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一样,一个人即便很努力,却未必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因为他的努力是在主观方向上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局限,有的时候主观认为自己的努力达到了目的,但有的时候这样的作为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另一个局限之中。
二、我们拿父母教育孩子这件事情来举例子,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只是用自己主观的标准去衡量和约束孩子,让孩子变成自己眼中所谓听话的乖孩子,那么结果只有两种。
其一是孩子没有达到他的目的,这个孩子成为一个特别叛逆,不管怎么约束怎么管教,孩子都不会按照他的设想的方向去成长,甚至越管教越叛逆。
而另外一种则是按照他们所预想的状态发展,成了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是这个结果未必是一个好的结果,因为所有孩子身上存在的乖巧温顺,很有可能都是在童年时代强压力状态下所影响而形成的拘束状态,这种被压抑的性格根本不是健康的成长状态。
而不管这个孩子被教育成了什么样,都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父母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修养,并能以身作则,去慢慢影响和引导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个性和好的心理状态,而不是凭着父母的主观妄为,通过施压的方式将孩子塑造成一个自己所期望的样子。
而人生就好像你所养育的孩子一样,你想要孩子自然成长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还是在你的压力之下变成了一个你认为你想见到的孩子。如果你偏向于选择后者,或者你在生活中对待人生的方式,就是用后者的状态来对待生活,那么你的人生不管活成什么样,都不是合理的结果。
就像庄子口中许由所说的话一样,“我们总在用人为的心智去应对并调和自然的禀赋,我们将精力过分地倾向于禁止过失,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过失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被琐事所役使,被外物所束缚”。
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出身、经历、立场,形成个人独有的意识,而一个人在自己主观欲望意识的驱使下,通常会使自己的行为背离客观,这并不是多么大的一种错误,因为这是本来情感所产生的问题。
所以我们面对这种问题时,最妥善的面对方法,不是企图完全纠正这种偏见的存在,而是尽可能地淡化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主导,而这也是道家思想中一再强调无为而治的重要核心。
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主导事物,而是顺应自然,真正明白自己需要注重的是自身德行修养,更是自己的心念是否偏颇,而不是过度倾向于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主导那些本不应该过度主导的发展规则。
有为之心只能为一事,而不可为一人生。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庄子》:人生常为者未必有为,无为者反而大为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