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刘伯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原因)
刘伯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这样自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更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只要做到对人对己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就可以了。
关于这句话,唐朝宰相许敬宗做出过更好的诠释。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听到有人对许敬宗的德才颇有不满,就喊来他问:“我看大臣之中只有你德才兼备,故尤其看重你。可总有人不这样认为,一直背后诋毁你,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回答说:“春雨贵如油,农民喜欢它对庄稼的滋润,但行人却厌恶它让路途产生泥泞;秋月如镜,有人欣赏它这明亮的光辉,但盗贼却怨恨它这光辉照亮黑昼。普天之下,所有人和事都会面对这样的状况,何况是我呢?臣虽愚昧,但知道凡事不能尽如人愿,但求无愧于心啊!”
许敬宗接着说:“作为您的臣子,别人说三道四的话我就不能听,即使听了也不能信。皇帝您也一样,作为皇帝,如果听信了别人口中的传言,无辜的大臣就会遭到杀害;作为父亲,听信了挑拨之言,就会伤害自己的儿子;作为丈夫,听信了离间之言,夫妻之间就会彼此疏远。民间百姓也是如此,朋友、乡邻、夫妻会因别人几句半真半假传言而疏远甚至断绝了来往。堂堂七尺男儿,需要提防的竟是那三寸不烂之舌。有些人的舌头像龙泉宝剑一般,说出来的话杀人不见血。”
唐太宗李世民听后频频点头,说:“你讲得很有道理,我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无论你多么努力,都会有人否定你。毕竟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你觉得做得对的事,在别人的角度看来,可能就是错的。
“无愧于心”是一种处事原则,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只要你做的事合乎自己的原则,没有伤害他人之意,自然会“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面对别人的评头论足、指指点点,不妨学学刘伯温和许敬宗,放过自己,叹息一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刘伯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