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推敲啥意思?(推敲是什么)

经常说“推敲”,竟不知道它还有这样的来历

我们经常用“推敲”来形容反复琢磨,反复斟酌。但你知道这个词语是怎样来的吗?

这个词语竟然还与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有关呢!

推敲啥意思?(推敲是什么)

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述唐人韦绚的《刘公嘉话》记载: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 ‘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贾忤旨》也记载了此事,大致相同。

推敲啥意思?(推敲是什么)

初次来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诗僧”贾岛,一天晚上去拜访郊外的朋友李凝,来到李凝住处时正好月色清明,环境幽静,于是诗兴大发,吟得《题李凝幽居》一首:“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吟完之后,又觉得第二联中“僧敲月下门”似乎改为“僧推月下门”更合适,觉得“敲”字会破坏幽静的夜景。改完之后,又觉得还是用“敲”字更好,边踱步边思虑。

推敲啥意思?(推敲是什么)

就在这时,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他的仪仗队正好经过。思考入神的贾岛非但没有来得及躲避,还撞进了仪仗队的第三节。护卫们将其抓住,推到韩愈面前问责。

贾岛只好将刚才的事一五一十地向韩愈说明,听完以后,韩愈被他的才气吸引了。已经在诗坛赫赫有名的韩愈思考良久,认为还是用“敲”字更好:在如此幽静的月色下,敲门之声更能烘托氛围;且拜访好友,尤其是重“礼”的僧人,“敲”字更能表达对主人的尊敬。

推敲啥意思?(推敲是什么)

不难看出,贾岛作诗锤炼字词的严谨,而韩愈的惜才之心也是难能可贵的。就这样,“推敲”一词,后来就演化成写诗作文、做事时反复斟酌、自律自省的代称。

据说,后来韩愈力劝贾岛还俗,专心准备科举考试。只是,贾岛虽然极有才华,却屡次落榜,实属遗憾。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经常说“推敲”,竟不知道它还有这样的来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