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修行,就是还原内心本来的过程吗(修行者的道德经说说)
《道德经》:修行,就是还原内心本来的过程
一、修行,就是还原内心本来的过程。
一个人在修行之前和觉悟之后,生活的状态看似没有什么不同,但其本质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觉悟状态之后所做的事情,和另一个只是沉浸于无明状态中所做的事情,完全是不同的。
而修行,就是让一个人还原内心本来面目的过程,因为生活的境界不是增加多余的事情,而是减少俗欲,直到纯真的本性。
《菜根谭》有一句话说: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每个人心中都有慈悲心,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的本性其实并无两样;世间处处都有自然之趣,金屋宫室和简陋茅檐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人心通常会被世俗之欲所蒙蔽,一旦走偏了,看似只有咫尺之距,实际上已经相隔千里。
所谓“欲闭情封”看似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在这转瞬之间却藏着不同的世界。
正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个“念头”就是人生的欲念和私心,当欲念和私心存在的时候,自然不能看到人生本来的真性情。
最后就会产生一种结果,就是对于人生来说,其实我们心中想要的东西和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东西很接近,但因为我们被世俗欲念遮挡了自己看清事物本质的双眼,那么不管多近的距离,在我们的人生中都会显得遥不可及。
看似只有咫尺,实际已相隔千里。
《道德经》之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五彩缤纷会使人眼花缭乱,音乐喧嚣会使人听觉失灵,美味佳肴过量就会使人舌不辨味,纵情畋猎就会让人内心发狂,奇珍异宝也是让人行为不轨的祸患根本。
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感知着这个世界的“色、香、声、味、触、法”的尘世状态之后,就会产生“喜、怒、哀、乐、忧、思”六种意识,这就是私心欲念产生的开端,人生的一切痛苦和问题,都从这个开端开始出现。
而感官、情绪包括自己产生的杂念私心,本身都不是一种错误,因为它们都是人生与生俱来的正常意识,如果失去了这些感知,一个人也就失去了感受快乐的根本,这样的人生也失去了生命本身的意义,所以说这些状态都可以存在,但是一个人的智慧恰恰是在让这些事物存在的过程中,能否使它们保持平衡。
二、所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就是舍弃物欲诱惑和华而不实的虚名,而保持简单素朴的生活。
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强调“知足不辱”的道理,就是要舍弃物欲的诱惑和那些华而不实的虚名,让自己在简单素朴的生活中,使自己的本性保持在一个纯真的状态中。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一个人的欲望、情感、意识,是让一个人更好地去感受生命存在的整个过程,但是不要因为这些正常存在的东西,使自己在“欲闭情封”的迷惑状态下,不仅不能感受生命本来的过程,反而给自己本身的生活平添更多的困惑和苦恼。
人生活得舒适还是痛苦,根本就在这个地方。
所有的哲学本身都有这样一个理念,就是人是混沌的存在,需要通过修行这个过程,让本身干净下来,当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下来之后,才能反映出他本来的面目。
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太极在我们的内部,就像珍珠在浊水之中,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就是使珍珠重现光彩。
在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冯友兰先生还拿朱熹的智慧举了例子。
朱熹有一个理念,他认为人人都有一个完整的太极,太极是万物之理的全体,而这些“理”也在我们内部,只是我们因自己的“气秉所累”,使这些“理”未能明白地显示出来。
我们将这句话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每个人都是世间的一个小宇宙,一个小世界,而我们随着自己的成长过程,会使自己的“小世界”,在世俗的刺激以及自身的欲念、私心的驱使下,逐渐浑浊起来。
而每个人的修行,就是使自己的小世界逐渐平和清明的过程,以此达到天地均衡,四时顺应的和谐局面。
就像《菜根谭》中所说的:“吾身一小天地也,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
很多人都知道,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是四个字:活得通透,禅宗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觉”字乃万妙之源,“觉”就是通透,通透,就是一个人能够抛却世俗之欲,而回到内心最本真透彻的状态中来,这便是修行。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道德经》:修行,就是还原内心本来的过程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