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唯识无境的意义闽南佛学院(唯识无境的意义是什么)

唯识无境的意义

唯识无境的意义闽南佛学院(唯识无境的意义是什么)

唯识无境的意义

所言“唯识无境”者,是指唯有心识无有外境,意思是说唯有能了别的心识的功能而无有所分别的外在对象。一切万法假有唯心所现。“唯”梵语称摩恒利多。有三义:一者简别之义,简别于他法叫“唯”。二者决定之义,表示此法决定有叫“唯”。三者显胜之义,表示此法之殊胜叫“唯”。《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曰:“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二决定义”。所谓“识”者,梵语称毗若底。亦有三义:一曰“识”者有了别之义。二曰:“心”者有集起之义。三曰:“意”者有思量之义。这里“唯识”一词,“识”者是了别义,即是指众生能了别、认识、见别的能力。“唯”是遮遣之义,“遮”是唯遮境有。“遣”是唯遣其虚。故《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曰:“唯遮境有,执有者丧其真”。所谓“遮境有”者,即是遮遣离识独存的外境。又云:“识简心空,滞空者乖其实”。所谓“简心空”者,心是识之别名。即谓众生之识,虽是无常之法,且待缘始能生起,所以不是无。故“唯识”一词,只是遮遣离识独存的境界,并不是否定宇宙万象及其实体的存在,但只是不离识而已。故《成唯识论》卷十云:“唯言遣外,不遮内境,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

唯识无境的意义闽南佛学院(唯识无境的意义是什么)

今言“唯识无境”者,“唯”是决定义。“识”为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故称为“唯识”。即认为我们自已心外之物及诸现象皆是由八识自体所变现的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又将所认识的对象之相似形状视为心内之影像所映现而认为实在之有。并且作为识的对象(物境)的自体(本质),也是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变现而有,故唯识以外无其它实在,称为“唯识无境”。或者根据万有从识所变之意义,又称为“唯识所变现”。但对于“唯识”之类别,众说多样,在《法苑义林唯识章》中,总说诸经论之“唯识”说为五种:一者境唯识,二者教唯识,三者理唯识,四者行唯识,五者果唯识。此五种唯识概说一切唯识说。对于“唯识无境”在《摄大乘论》中分为十一识。然而这些只不过是阿赖耶识的种子所显现,并无实在之外境。所以说三界诸法皆唯识所显现,离识并无实在之外境。即世界一切现象皆为内心所变现,心外无独立客观之存在。在唯识学中说:外境随缘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即是指诸法随人之情识设置而非实有,所缘之境唯识所现,诸法皆不离“识”。

唯识无境的意义闽南佛学院(唯识无境的意义是什么)

以上是对唯识无境概念的简释,其目的是启示人们平常所见所闻都是虚忘分别,是一种错误的颠倒认识,并非真正见到事物的本质。因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是人们平常的六根所能见到的。六根所能见到的只是依他境而生起的比量。只有修行达到见道位之后,证到“唯识无义”之境界时才能真正体悟到事物的本质。因为事物的本质是非生灭变化,是本来清净无有染污的。而众生的心识是有生灭染污的。生灭与非生灭、染污与清净不能同时和合存在,既然不能和合就不能见到本质的东西。所以说平常的认识(知识、概念)只是一种名言种子的虚忘分别而己。此名言种子实际上就是人们的思想、语言、知觉等名称,此名称是人们意志、愿望、感情的表现。只有名言种子的显现才产生子知识。因此说人们的认识是不真实的,所以说“唯识无境”。如《唯识三十颂》云:“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又《唯识二十论》亦云:“由他识转变,有杀害事业,如鬼等意力,令他失念等。”这些都说明了境依识而生起。所以说只有众生的“识”才能有分别显现的功能,而识以外的万事万物都是人们的错觉认识。如龟毛兔角、水月空花皆是非量,而众生颠倒无明执为实有,起惑造业,沉轮生死。为了说明“唯识”思想,今特以经论教理多方面证明此“唯识无境”思想成立。以此破除众生妄见。(作者,理净)

唯识无境的意义闽南佛学院(唯识无境的意义是什么)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唯识无境的意义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