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道德经中一字的解读(道德经里的一指什么)

道德经第十二讲:一字之差,意思却天壤之别

不上贤,使民不争。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一起聊聊《道德道》,因为《道德经》成书的时间太久远,很多时候对“道德经”的理解,会因为一个通假错误而导致理解上出现很大的偏差,就比如对“不上贤,使民不争”这句话的理解,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解释就是:“不尊崇贤人,就能使得民众不争;其实这种注释,是将帛书中的“上贤”通假为“尚贤”,并用先秦诸子中的“尚贤”概念来套用。在先秦诸子中,首先明确提出“尚贤”概念的是墨子,而明确提出“不尚贤”的是韩非。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的思想是以“法”治国,在此基础之上,“法”的位置要高于“贤”的。所以,在法家看来君王之外的“贤”是对管理者的一种威胁。所以,“不尚贤”在韩非这里,又具有着维护君王权势的现实意义。

但是,现在的通行注释,虽然多少都是从韩非的观点所做的引申,却将先秦“尚贤”概念的政治语境转换为社会伦理语境。将韩非的君臣之间的对于权力的争斗所暗示的统治层级内部的风险转换为民众对于道德榜样的效仿导致的社会的不安定。这种理解是有两个问题,第一:君王不标榜贤能,在百姓自己心中就没有贤人?显然是不可能的。第二,民众有榜样就一定会争吗?这也不是必然的。所以这种理解从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不上贤,现在绝大多数注解都将“上”通假为“尚”,唯独沈善增先生认为“不上贤”应该按其本意理解,在说文解字中“上”有“好”的,而这里的上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不以贤为好”,也就是侯王不以自已的贤为好,说直白一点就是要学会谦虚。这种理解更符合《道德经》全文的思想主旨。老子在全文不只一处讲述这种的思想,比如:“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又比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些都是自身出发,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从而去影响下面的百姓。这才是老子一贯主张的思想。

那么 “使民不争”,这个“不争”如果我们通读《老子》全文,我们就知道老子所说的“不争”,不是的两个对等主体之间的不相争,因为《道德经》是老子写给当时统治者的一本治国之书,所以只要出现“不争”,都是特指统治者不与百姓去争,换一种说法就是老子主张统治者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民众之上,以民众的意愿为自己的意愿。

同样,这个“使”字也是我们理解本句的关键所在。在《说文解字》中“使”的意思有:“令也,令者,发号也”, 同时也有“役使;使唤”的意思。所以,这里的“使民”并非是要让民怎样怎样,而是统治者在号令、管理百姓和治理国家中应怎样怎样。首先是侯王应当对自身的要求,要不以自己的贤为好,要谦虚,进一步再提出这一要求在施政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此段可通译为:侯王不以自己是否是贤者为好,在治理过程中体现民众的意愿(不争,不强行体现自己的意志)。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道德经第十二讲:一字之差,意思却天壤之别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