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乡利倍义典故(乡利倍义的意思)

九洲成语故事:乡利倍义

《史记 淮阴侯列传》: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倍义乎!”

乡利倍义典故(乡利倍义的意思)

秦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在淮阴这个地方,有一个叫韩信的人,家里非常贫穷。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由于没饭吃,韩信就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洗衣服,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给韩信吃饭。几十天都如此。韩信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会有重重地报答您的时候。”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欺侮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能杀死我,就拿剑刺我;如果杀不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用眼睛盯着他很久,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两腿之间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后来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

滕公后来知道了韩信,经过交流发现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滕公向萧何引荐了韩信,萧何也很佩服他。萧何多次在汉王面前引荐韩信,但是一直得不到汉王重用,于是韩信离开。萧何知道后骑马连夜将韩信追回来。汉王这才重视韩信,并且慢慢重用韩信,并拜为大将。

自从汉王重用韩信后,汉王开始四处扫荡各诸侯国,最后在与项羽作战时,逼得项羽自刎于乌江。在四处征战时,韩信的谋士曾向韩信建言:“大将军是一代英豪,为何不脱离汉王自立为王,与汉王,霸王项羽三足而立?”韩信听了后笑着说:“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不过在西汉建立后,韩信由于功高盖主,让刘邦十分忌惮。而后吕后和萧何一起商议,找了借口诛杀了韩信三族。

乡利倍义典故(乡利倍义的意思)

点评:

韩信讲信义,但没想到刘邦是个流氓。

他人给出的恩惠,自己记在心上,但如果是自己给出的恩惠,就不必记在心上了。

乡利倍义典故(乡利倍义的意思)

健康 智慧 国学

关注我们,人生不迷路!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九洲成语故事:乡利倍义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