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古玉辨全文解释(古玉最简单鉴别方法)
古玉学步(52):辨古识玉说磋磨
史前文化时期,玉器加工全凭手工切、磋、琢、磨,《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是选料解料、“磋”是用磨石、砺石磨制成型(粗打磨)、“琢”是在料上雕纹饰、“磨”是竹木片、兽皮磨”沾上解玉砂进行磋磨成器(精细打磨,“抛光”)。
磋:粗打磨,其技术材料是“风砺石”加水,既算是工具又算是耗材。古人把大自然对岩石进行全方位抛光过程的材料用来磋玉了。打磨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将玉料固定,用砺石加水在玉料上打磨;另一种是将砺石固定,用玉料加水在砺石上打磨。这实际上是一道成型工序,在玉料打磨成型的同时,也将王料上的大部分切割截痕迹磨去,但有部分由于割截痕迹较深而保留下。磋的痕迹特点是:粗。
磨:精加工,其技术材料是竹木片、兽皮沾解玉砂加水,既算是工具又算是耗材。磨的痕迹特点是:细,精细,相当于“抛光”。良渚文化时期抛光的物质可用光滑的竹片或兽皮,而用兽皮抛光的机会更多一些。兽皮上有动物性脂肪,呈弱酸性,用兽皮在玉器上来回摩擦直至光滑即可以了。竹子茎杆亦含弱酸性的“竹沥”,也可以用于玉器的磨擦抛光。
于是,在古玉上或多或少地会留下原始的切、磋、磨痕迹,这是辨识古玉的密码,尤其值得细细辨察。
切割痕留存辨识:
磋痕留存辨识:
磨痕留存辨识:
辨识磋磨痕迹如此重要吗?比较一下仿品吧: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古玉学步(52):辨古识玉说磋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