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注释(尚书五子之歌出自哪个朝代)

《尚书·夏书》(三、五子之歌)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译文:夏王太康因为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被有穷氏部落出兵占领夏都,太康失去王位流亡外邦,太康的兄弟五人流亡到洛水畔,兄弟五人在洛水旁作了《五子之歌》以示对太康失国的哀悼。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译文:太康占着夏王的位子却不理朝事,又贪图安逸享乐,丧失天子应该具备的德行,黎民百姓都对太康的统治已经极为不满;面对这样的危机,太康依然不悔改,仍然沉迷于游猎,太康前往洛水之南打猎,百日不归。

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译文:有穷氏部落的国君羿,利用百姓对太康的不满,出兵在河北地区截断了太康的归路,让太康无法回国。太康的五个弟弟,侍奉着他们的母亲,在洛水湾等待太康。这时五兄弟都埋怨太康,兄弟五人各自作了一首诗歌,叙述了禹王的教导。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译文:其中第一首诗歌是这样写的:“我们的君祖大禹有训戒,禹王说要尊重亲近百姓,不可欺压和轻视百姓。黎民百姓是国之根本,国家的根本牢固了则国家才能安宁。

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译文:我通过观察天下百姓,发现即使是愚夫愚妇都能够胜过我。一个人多次犯错,但依然不知悔悟,百姓的怨恨,难道要明显地表现出来才会觉悟吗?应当防患于未然。

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译文:我身居高位,会畏惧百姓怨恨,得小心谨慎,就好像拿一根烂绳去驾驭六匹马;身居高位的人怎能不敬不怕呢?”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译文:其中第二首是这么写的:“禹王的训诫中这样说:在宫中沉迷女色,在外沉迷游猎;沉迷于酒色音乐,修筑高大奢华的殿宇还配上精雕细琢的宫墙。若身为国君,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国家就会因此灭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译文:其中第三首是这么写的:“昔日出自陶唐氏的天下共主尧帝,曾经据有冀州统领天下。而如今太康抛弃了先贤的治国之道,破坏了先贤所建立的法度,所以太康就因此败亡了!”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译文:其中第四首是这么写的:“我们的先祖大禹英明睿智,是万国之君。禹王创立了典章与法度,流传给了后代子孙。

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译文:赋税公允、天下治平,使得王家府库丰殷。如今,太康将这些法度破坏,使国家摇摇欲坠,太康败坏了祖宗基业,断绝了后人的祭祀!”

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

译文:其中第五首是这么写的:“唉!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呢?我们兄弟五人在此悲歌!诸侯、百姓都视我们为仇人,我们能依靠谁呢?

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译文:仇肠百结,我们的忧思却无所寄托,内心惭愧。贤士都耻于与我们为伍,真是让人惭愧不已啊。太康身为天子,却不推行德政,我们希望国君能痛改前非,却不知是否还能补救呢?”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尚书·夏书》(三、五子之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