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谢白乐天招韬光禅师(谢白乐天招翻译)

韬光《谢白乐天招》赏析

标题:谢白乐天招

作者:韬光

正文: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依石眠。

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

赏析:

《楞伽经》提出修禅方式是“独处山林”,中国早期的禅派禅法也都是山林之禅。但武则天迎神秀入京尊为国师后,禅门中亦有居闹市,甚至披紫袈裟者。而这位以诗婉拒白居易城市之邀的僧人,却坚持了早期清静的山林之禅风。

首联写山僧本性只爱林泉,他具有随处倚石而眠的野性,这种野性自然是不适于城市生活的了。接着,诗人巧妙地以具体的生活细节以表现自己的志趣与气节。

白居易尽管受佛学影响很深,喜与僧人游,但他彼时毕竟是杭州郡守,官场中人,招僧人游于市,不免有歌舞犬马之事,因此,作诗者云,自己不善于做陪伴车马之事,只愿意引水种莲。

引水种莲是山中事,它又隐喻作者于山中修道(莲喻禅智),并且,暗含以佛法济物引人之义。接着,作者以白云选择青山,以明月不离碧天,表示了自己选择山林的自然与坚定。

最后一句,是从对方着笔而写的,意为,不仅城市生活不适于我,其实我也会妨碍你们的城市生活,既然如此,又何苦招我呢?白居易家中,确有歌伎舞女,最后两句,是僧人表现自己与世俗的声色格格不入的志趣,也暗含了对这种生活的摈弃与批评。

全诗词气委婉而意志坚定,设喻生动自然,意境鲜明优美,极富禅趣与生趣。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韬光《谢白乐天招》赏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