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居敬行简”是《论语》中的伟大命题之一,你怎么看?(居敬而行简的理解)

悦读 |《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

在上期推送中,我们和大家分享了《论语·雍也》的中第一小节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和大家分享《论语·雍也》中第二小节的内容。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仲弓向孔子询问子桑伯子这个人如何,孔子说:“不错,他行事很简单。”仲弓说:“如果态度严肃认真,而办事简约不去打扰百姓,这样为政,不也可以吗?如果态度马虎,行为又粗疏,那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你说的很对。”

这里说的仲弓,就是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冉雍,仲弓是冉雍的字。而子桑伯子也是一位古代的隐士,子桑伯子是孔子的朋友,和子舆,也就是孟子的关系也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连下了十天的大雨,孟子说:“子桑户一定饿坏了。”于是自己带着饭去他家里看望,就是怕子桑伯子吃不上饭。子桑伯子这个人就是非常崇尚简约的生活,对于物质不甚在意,据说有一次孔子去他家里做客的时候,子桑伯子的衣帽都没穿戴好,这让孔子觉得很不合礼仪。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孔子对于子桑伯子的评价还是可以的,所以仲弓来问他的时候,孔子才会说“可”,而且对于他行事上的“简”,并没有表现出批评或者鄙夷的态度。

子桑伯子的简不光是生活上的简,也是行为上的简,甚至可以运用到为政上的。治国者的简主要就是体现在不劳民伤财上,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每一个王朝的覆灭都和这四个字脱不了关系。因为如果帝王一味地去予取予求,不给民众休养生息的机会,自然而然地就会引起反抗。比如说秦朝,秦始皇动用大量的财力物力去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结果二世而亡。再比如说隋炀帝杨广,修建大运河、多次发动战争、迁都洛阳等引发了天下大乱,最终自己也被叛军所杀。以前我们到一些政府的部门办事,非常麻烦,要跑很多地方填各种表,盖各种章,但是现在国家倡导的是“最多跑一次”的行政服务,很多机构都搬到了一起,大家只需要跑一次就能办完所有手续,这样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非常受欢迎,这也是一种“简”。

但是想要真正做到“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仲弓在后面补充道:“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居敬就是说内心对于这件事情是重视的,行简就是实际的操作是简洁的,俗话说就是心里有数,手里不怵,这是仲弓和孔子所推崇的简。但是如果你心里对这件事情也不重视,你的行动也不重视,这就不是仲弓和孔子所推崇的简了。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举重若轻”,怎么才能做到举重若轻,先要自己能力强,才能做到举重若轻,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做到举重若重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子桑伯子为什么被称为隐士,而不是像我们现代人一样被称为宅男,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的人生有充分的认知,他是在这个基础上去选择了行简的,而不是所漫无目的随随便便地行简。比如说我们上学的时候,看学霸复习好像很快的样子,不是因为他们一目十行,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经常考,所以复习起来轻松扎实,但是有的学渣呢上课也不听讲,根本不知道考哪里,整本书整本书地背,结果最后一道题没有压中,这就是居敬而行简和居简而行简的差别。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这样,怎么做到行简呢?行简是有前提的,首先就是心无旁骛,要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了主要问题,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越是纷繁复杂的问题,我们越要找到根本,找到本源,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要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的话,就不要再谈所谓的行简了,那仅仅是不负责任罢了。我们要保证内心的坚定和真诚,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去安排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事对人都要保持自己的敬畏和尊重,才能够拥有举重若轻的能力。

《论语》中一共分为20个章节,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分享《论语》的其他内容,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图文推送。

图片来源网络,文字均为原创

如有转载请注明,欢迎分享

“居敬行简”是《论语》中的伟大命题之一,你怎么看?(居敬而行简的理解)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悦读 |《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