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道德经·上德不德)
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自第三十八章开始,是《道德经》下篇,又称“下经”。从整部《道德经》看来,上篇讲“道”,讲“道”的根本;下篇讲“德”,是讲“道”的用。中国古代文学上,“德”与“得”通用,故有“德者得也”之说,用现代词语来解释就是说其成果、作用、效用的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用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一个大善人,并不以为做善事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为,表面上看不出他在做善事。中国上古文化讲究“阴功积德”,意思是说做善事要注重“阴”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见,而不是注重“阳”的一面,让人看得见。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不失德”即整天把自己的德行挂在嘴上,做点善事就大肆宣扬,在老子看来,这种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德的行为就是“下德”了。用佛家语讲就是已经着了相,着相就不高明了。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如果有人总是喜欢教导别人,总说“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人,都是下德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这是老子在解释上品的道德行为,是说上德的作用,讲出了上德与下德的区别之处。上德者认为,天地万物自有天地去教化,应该遵循天地自然法则,而不是人为的什么规则,所以说“上德无为”,天地自定,没有什么需要去干预的,这就叫“无以为”。反之,则为下德之德。从另一个角度看,上德注重的是“阴”,不用天天宣扬,下德注重的是“阳”,唯恐别人不知。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句话与前文所述“上德”同理,上品的仁义,是让人看不出仁义的,看得出来的仁义就差的多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真正的“礼”并不是指普通的礼貌,礼貌只是中国古代文化“礼”的一种,“礼”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包含一切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历史文化,乃至于个人做人做事的原则规律等等。
真正的“上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形而上的基础,现在社会所称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等也都包含在“礼”之内。但是这些思想和规则到底体现或者代表了谁的利益呢?往往是不符合我的利益,我就不会答应;不符合我的利益,膀子一甩就把它丢掉了。
老子在这里讲到了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意义颇深。《易经》的《系转》也讲到了这个问题,其实都是在描述人类文化的进化史,也可以说是对人类文化进化史的感叹,严格说是在感叹人类文化的退步。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认为,上古时代的人个个都是有道之人,时代向前发展,“道”渐行消失,于是产生了“德”,用“德”来作为人行为的标准;时代再向前发展,到了孔子时代,“仁”又被大力提倡;而再到孟子的战国时代,“仁”又靠不住了,于是又提倡“义”,再到后来就是“礼”,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法”、“刑”。每个时代产生的思想主张,所表达、号召的都不同,但却都凸显出人类文化的退步,所以这里是一种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时代,社会已经退化到提倡“礼”的阶段,正是人类缺乏忠信才需要提倡“礼” ,而“礼”的出现恰说明祸乱已经开始。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前识”就是预知,也就是未卜先知的意思。那些表面看起来未卜先知神通广大的人,如果只是片面虚华地认识自然规律而脱离“道”的本身,其实离愚昧也就不远了。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这是告诉我们,真正的大丈夫要走实在的路,要修“道”,也就是说要回归到朴实无华,找回生命本来的朴实。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