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洪涝渍害的防救措施有哪些(甘薯洪涝渍害的防救措施是什么)
甘薯洪涝渍害的防救措施
洪涝渍害对甘薯生产的破坏性比较大,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在发生洪涝渍害的情况下,植物出于本能反应,将减少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接着降低植株的蒸腾,最后出现叶片萎蔫,根系腐烂。因此,甘薯洪涝渍害发生前后,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补救。
(一)选用耐湿甘薯优良品种
选用耐湿品种可以有效减小洪涝渍害对甘薯的危害。
(二)甘薯田排水
在容易发生洪涝渍害的甘薯产区,尽早抓好甘薯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保持,兴修或加固水库坝堤,提高拦蓄洪水的能力。做好农田周围土地的植树种草,涵固水土,提前修好田间排水沟,做到排水流畅。对甘薯实行起垄栽培,利于雨水及时排出,以降低田间土壤含水量。甘薯田有一个完整、畅通的排水体系,可以起到很好的排水、降湿,防止洪涝渍害的作用。
对受涝的甘薯田及时排水,一些涝害重的田块不要一次把水排干,使受涝作物逐渐适应和恢复新环境,否则在烈日暴晒下蒸腾失水很快,容易使植物缺水枯萎,加剧作物受害。
(三)洗苗扶苗
水退后,洪水中的漂浮物,常在地势低洼处残留,如不及时清除,易导致甘薯病虫害的蔓延,甚至诱发人畜传染病。因此,必须尽快将其集中起来焚烧或填埋。当涝灾发生时,浑浊水层中的泥沙沉积在甘薯茎叶表面,妨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水退时要利用退水洗苗并且把被冲歪的薯苗扶正,使其正常生长。
(四)中耕
受涝后的薯田,杂草生长快,土壤容易板结,透气性差,土壤容易缺氧,从而影响甘薯生长。苗期缺氧根系生长不旺,枝叶不发,结薯个数减少;中期缺氧,茎叶徒长,只长小薯不结大薯;后期缺氧,薯块进行无氧呼吸而致酒精中毒,薯块腐烂。当能下田工作时,应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除去杂草,减少与甘薯的养分、光照等资源的争夺,促使甘薯恢复生长。
(五)控制徒长
甘薯田在遭遇洪涝渍害后,地上部茎叶有时候会发生徒长现象,茎叶徒长会大量消耗养分,严重影响块根膨大。甘薯地上部旺长判断标准为叶色浓绿、顺着垄沟的方向放眼望去基本上看不清垄顶与垄沟的区别,叶柄长度比正常生长条件下长1/3~1/2。如果发现地上部茎叶有旺长势头,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六)追肥
追肥是提高植物抗涝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可结合中耕进行。栽插后至90天,薯块有鸡蛋大小时,此时如果受涝,被淹过的薯苗,根系严重缺氧,根部形成层木质化严重,吸收和运输功能衰退或丧失,尤其丧失对钾肥的吸收功能。因此,通过适当增施速效肥料,一方面改善薯苗根系良好的通气环境,促进新根再生,恢复植株的正常吸收及运输功能,改善钾素代谢机制,调节植株生长;另一方面补充土壤因淋溶而造成某些矿质元素的缺失,促使甘薯尽早恢复生长。
(七)防治病虫害
甘薯受淹时器官受到损伤,抵抗力弱,高湿的环境容易受到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等多种病虫害侵袭,且往往有加重趋势。因而,要做好病虫害测报,及时进行防治,减轻病虫害对甘薯植株的危害,促使植株健康生长,能够增强植株对涝害的抵抗能力。
(八)晴天收获,及时贮藏
甘薯苗淹水24小时内,受损害较小;淹水超过72小时,受损害较大。受淹后的薯块内木质化较高,如作鲜薯贮藏,呼吸旺盛,生命力弱,容易在贮藏中腐烂,一般腐烂率达48%左右。因此,受涝害的甘薯地,应在晴天及时收获,避免冻害、雨淋等加重薯块伤害,收获后在室内摊放,及时切片晒干贮藏,切忌不能作鲜薯贮藏。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甘薯洪涝渍害的防救措施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