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为什么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呢(五台山为什么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之一)
五台山为什么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
根据《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根据《五台新志》载:“五台之名,北齐始见于史,北齐以前则称清凉山。”
五台山风光
那么它是怎么成为文殊菩萨道场的呢?
二千多年的古印度时期,释迦摩尼佛住世弘法。根据经典记载,当时释迦摩尼佛是这样说的,“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本句出自《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意思是说我涅槃后,地球的东北方,有一个国家名叫中国(古印度其实称我们为大振那)这个国中有山,名叫五顶,文殊菩萨住在那里。
五台山
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此句出自华严经,意思是说在印度的东北方向,有清凉山,从往昔以来,很多菩萨在这里住,现有一个菩萨叫文殊师利。清凉山、五顶山就是山西的五台山,在我国符合上述要求的就只有五台山,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就是由此而来。
《清凉山志》载:“汉明帝时,摩腾法兰者,四果圣人也。始至此土,以天眼观,即知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
五台山
老和尚蒙难,乞丐文吉两次救
讲文殊菩萨不得不讲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虚云老和尚(1840-1959,寿120岁)。大师43岁时,为报父母恩,从由浙江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一直拜到山西五台山,如是三年,终无少懈。
传闻一天,行至黄河武陵地方,天色已晚,大雪纷飞,路边有一个无人居住的小茶亭。大师便在这里住下。到了第二天早上,雪已经看的非常深了,路都找不到了。饥肠辘辘,大师又感染风寒,就这样拜了三日,昏昏沉沉的晕了过去。
来一乞丐,将大师救下,并给大师煮了黄米粥喝,师吃后精神轻快,病情好转。
两人交谈后得之,乞丐名叫文吉。经常来往于五台山,五台山人人都认识他。
雪停后文吉取雪代水,又煮黄米。文吉指锅中雪问虚云禅师:“南海有这个么?”禅师道:“无。”文吉又问:“吃甚么?”禅师答:“吃水。”待雪溶化后,文吉又指锅中水问:“是甚么?”禅师无语。
文殊菩萨
文吉见禅师不能对,便以路远天寒之由,劝其不必强拜。而禅师婉拒其好意:“誓愿已定,以报亲恩,不问年月远近也。”文吉感动,为禅师指示前路,令踏其先前足迹而行。
次日,虚云禅师继续起香,拜二十里,至孟县,转往怀庆途中路过洪福寺,受住持德林老人之请,住寺过年。年后初三日后拜别老人,再次起香。至怀庆府,因城内寺院小南海不许挂单,禅师再次被迫夜宿路边。
文殊菩萨
当夜,禅师腹痛极剧。初四日夜浑身发冷,初五日发痢疾。虽至如此,禅师依然每日拜香,无有间止。终至十三日,禅师抵黄沙岭上一无人破庙,体弱不支,再不能拜,只得歇下。饮食不进,日夜腹泻数十次,浑身无力,唯瞑目待毙,却心无悔念。
十五日深夜,禅师见破庙西墙下有人烧火,初疑是匪,细看竟是乞丐文吉,不由大喜,顿感身心清净。文吉依旧照料禅师,为其换洗污秽衣物,并施汤药。十七日禅师便病退,进食黄米粥两碗,发大汗,内外身心轻快,次日病愈。
文殊菩萨
虚云禅师两次蒙难,化险为夷,对文吉感恩不尽。文吉再次劝他山遥路远,不必拜香。禅师虽死而不退,至诚以告:“先生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辞官,而促寿。昊天罔极,耿耿数十年矣!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任他百难当前,非到圣境,死亦不敢退愿也!”
文吉有感于禅师诚孝之心,便主动代禅师背负行李,伴朝五台。得文吉相助,禅师妄想顿息,外无物累,内无妄念,病亦日愈,体亦日强,辰旦至暮,拜行四十五里,亦不觉苦。二月底至太谷县离相寺挂单,文吉由此辞去,禅师继续拜香。
文殊菩萨
五月底,虚云禅师终拜至五台山显通寺。于各寺进香期间,遍寻文吉,而无有识者。后遇一老法师,据实相告。老法师闻言,即合掌恭敬:“文殊菩萨化身也。”虚云禅师闻言,当即顶礼拜谢。禅师后遍拜五台,直至六月大佛会毕。至此,为报父母深恩,拜山大愿,三年终成。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五台山为什么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