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道德经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

标准版《道德经》第一章 道乃万物之母

第一章 道乃万物之母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可以说道说道的,但我说的“道”是不同寻常的。

名可名,

“道”这个名称是可以这样说的,

非常名。

但其概念和内含也与众不同。

无名天地之始,

天地形成之始,是没有“道”这个名字的,

有名万物之母。

自从有了“道”这个名称,才把她定义为宇宙万物的母亲。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所以,常常平心静气地观察并探索“道”的内在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常常兴致盎然地观察并认识“道”的外在形态。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

“妙”和“徼”同出自“道”,都是深邃幽远而玄妙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看到他们玄妙背后的玄妙,就打开了众多妙趣的大门。

注释:

这是全篇的引子,讲明了本文所言之道是与众不同的“万物之母”,并将从其内在的奥妙和外在的形态来展开讲述。

《道德经》之所以难以理解,一是不知道讲给谁听的;二是不知道讲什么的,也就是不知道主语是谁。多数教化之词都是教育下属和平民百姓的,而《道德经》是老子icon给侯王开课的脚本,它从宇宙起源入手讲解自然之道是如何生养万物的,进而告诉君王怎样按自然的道理做好君王。所以他开门见山地说“非常道”,这个非常道指这篇文章的“道”与众不同。读者要么当帝王师角色,要么当君王角色,才能很好地理解此文。 由于古文字数的限制,文中有许多无主句,所以就容易派生歧义。其实,所有的描述都是对“道”这个概念的解释和阐述,离开了“道”这个主语,往往面目皆非。常见错误:

1、标点错误。有些人喜欢在句子中加入毫无必要的逗号,来强调了他所谓的观点:“道,可道”“无,名天地之始”“常无,欲以观其妙”“无名,天地之始”,这些不必要的逗号不仅仅使解读走入误区,也不符合最基本的语法。大家知道,一句话是需要主谓宾语的,除非语句过长,主谓宾之间是不能加入逗号的,这种连小学语法都不懂的人来解道德经,岂不是笑谈。

2、主题不明。有些人不断的引入概念,把常道、名、无、有当成一个又一个新名词加以强解。名虽说是个名词,但它是指人或事物的名称,它的前面必须加主语才有意义,而不能就这个词解这个词。确切地说,名是指“道”这个名称。因为本文第一个字就已阐明道才是本文的主题,在无主句和无指向代词中,全是在讲道。无和有本是形容词,有人硬是把它们讲成名词,并偷换概念把无说成有,有说成无,把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人都共知的无和有的概念进行扭曲、变形,进而混淆视听,使人走向迷失乃至迷信。

3、植入概念。道德经是非常扎实朴素的文章,讲课的对象是古代的侯王。侯王虽然地位高,不见得学问有多高,有的还可能是娃娃。所以不仅不能讲高大上的遣词造句,更不能植入现代意义不明的概念。什么本体、规律、高维,还有讲道是气体等等,这都是概念植入。而这些概念并不符合经文原义,甚至从其他领域强行引入抽象概念。这种随意将另一个概念与经文划等号的做法就叫偷换概念。

4、先入为主。有人在这一章东拉西扯把后面章节全拿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大讲道就是什么。其实,老子是在后面的章节慢慢讲述这个道的,这一章只是个引子,点到为止,引人入胜。

5、故弄玄虚。从王弼开始就有了“道不可说”,现代人把它变成“说出来的就不是道”。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老板来碗麻辣烫,不要麻来不要烫”,老板说:“你吃碗来了”。这种自打自脸的解读方法,被称为魏晋玄学icon,是不攻自破的混帐逻辑。

几个名词解释:

“徼”指边缘、边界,今取其外形之义,是指其外在形态发展变化的意思。

“六欲”指的是人们“眼耳鼻舌身意”想吃、想听、想看、想闻、想要的基本愿望,正常的愿望或欲望都是被肯定和支持的。老子的无欲主要讲“静”。反过来,有欲是指高高兴兴,兴致盎然。

“玄”指搓的草绳,搓长了之后就看不清,有悠远、绵长、深邃、难解的意思。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标准版《道德经》第一章 道乃万物之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