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谁的诗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Ⅰ看诗画接下句:“何处秋风至?”

《酬乐天咏老见示》唐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

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

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元 王蒙《关山箫寺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谁的诗词)

元 王蒙《关山箫寺图》

关山箫寺图轴,王蒙,元代,纸本,水墨,纵161.7厘米,横56厘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谁的诗词)

王蒙创造的“水晕墨章”,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画史绘要》中说:“王蒙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恽南田更说他“远宗摩诘(王维)”。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两种,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以用笔揿变和“繁”著称;另一是用“淡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再加以破点,望之郁然深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谁的诗词)

王蒙(1308-1385)元画家。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王蒙能诗文,工书法。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谁的诗词)

传世的代表作《青卞隐居图》、《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藏;《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山草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谁的诗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谁的诗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谁的诗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谁的诗词)

今日问答: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另一诗作《秋风引》。其中有一句:“何处秋风至?”,请问它的下一句是什么?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Ⅰ看诗画接下句:“何处秋风至?”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