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是褒义词吗?(衣冠禽兽的原意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衣冠禽兽”一词,原是褒义
现在我们使用“衣冠禽兽”,我们都知道这是个贬义词。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
但是你知道吗?衣冠禽兽原本是表褒义的。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
据明、清两代正史中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34;,武官绣&34;,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34;上的&34;自然和文武官员的品级--对应。,
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
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
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34;的从政理念被贪官佞臣彻底颠覆。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一句,意思是:不但是穿戴衣冠的禽兽,更是禽兽中的豺狼。《金莲记·构衅》中亦出现“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之旬,这里的“窬”指窃贼。 意思为: 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衣冠禽兽”一词,原是褒义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