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孟子七十三代孟庆善(孟子7.7)

《孟子》(七十)

译注:杨伯峻

出版:中华书局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可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孟子说:“充分扩张善良的本心,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都不三心两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严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无一不是命运,但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的不是正命。”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孟子说:“[有些东西]探求,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存在于我本身之内。探求有一定的方式,得到与否却听从命运,这是无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存在于我本身之外。”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便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做去,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捷的了。”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孟子说:“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一生都从这条大路走去,却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的,这是一般的人。”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重大,干机谋巧诈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的。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贤君乐于善言善行,因而忘记自己的富贵权势;古代的贤士何尝不是这样?乐于走他自己的道路,因而也忘记了别人的富贵权势,所以王公不对他恭敬尽礼,就不能多次地和他相见。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够多,何况要他作为臣下呢?”

尽心章句上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不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王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别人不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

宋勾践说:“要怎样才能够自得其乐呢?”

答道:“崇尚德,喜爱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意时,不离开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自得其乐;得意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惠泽普施于百姓;不得意,修养个人品德,以此表现于世人。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译文:孟子说:“一定要等待文王出来而后奋发的,是一般百姓。至于出色的人才,纵使没有文王,也能奋发起来。”

尽心章句上

十一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译文:孟子说:“用春秋时晋国六卿中的韩、魏两家大臣的财富来增加他,如果他并不自满,这样的人就远远超出一般人。”

尽心章句上

十二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愿杀者。”

译文:孟子说:“在求老百姓安逸的原则下来役使百姓,百姓虽然劳苦,也不怨恨。在求老百姓生存的原则下来杀人,那人虽被杀死,也不会怨恨那杀他的人。”

孟子七十三代孟庆善(孟子7.7)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孟子》(七十)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