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道意思(圣人之道下一句)
道德经:圣人之道,便是收敛偏激,才能避免物极必反之祸患
道德经:圣人之道,便是收敛偏激,才能避免物极必反。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所以,圣人处事方正,却不割伤人,有刃却不刺伤物,直率却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夺目。
这一句话是《道德经》“福祸倚伏”篇章之中的一句话,也是围绕着“福祸相依”这样一个哲学论点引申的智慧。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秉持着错误的言行与心性,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久而久之养成了偏激的性格,而人生福祸转化的根源,也是因为极端的心性。
当我们换一种角度,以道心去看待这个世界,以和气去容纳万物,就会发现事物本身并没有不同的状态,而你的主观心思却把这一些事情定位于不同,也会在无形之中,因为自己的主观过度判断造成了物极必反。
所以,去除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偏激戾气,保持一份柔和,这是一个君子需修养的心态。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此高绝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山峰险峻的地方没有树木生长,而溪谷蜿蜒曲折的地方却草木丛生,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没有鱼儿停留,而在平静的深水潭下,则生活着大量的鱼鳖。所以过于清高的行为,过于偏激的心理,对于一个有德行的君子来说,定然是要努力戒除的。
任何事情都不存在绝对,即便是那些你看见的那些美好和圆满,也不可过于追求极端,要保持一个适度。
就诸如人生的才华,即便才华对于人生来说,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加分项,但是过度趋向于才华,反而会给自己因自己的锋芒毕露,让自己养成故作清高的问题。
比如说曹操手下的杨修,就是因为恃才傲物,拿自己的优势过分炫耀,才导致了自身的灾祸。
杨修有一次随着曹操经过曹娥碑,看见碑的背面写有“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能否解释一下这句话什么意思?”
杨修回答说:“能。”
曹操说:“你先不要说,让我想想,”
走了30里之后,曹操才说:“我明白了。”
于是先让杨修把他所想的写下来,杨修写到:“黄娟是色丝,也就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合为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为好字,齑臼合为辞字,就是‘绝妙好辞’。”
这时候曹操也把他的答案写下来,和杨修写的一样,这个时候曹操感叹着说:“我的智慧与你相差有30里啊。”
但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对于杨修便有了戒心。
人生谨言慎行,德行修养本是好事,但是如果这一切事情不知适度,过于极端,那就变成了自命清高;愤世嫉俗,不近小人本身是好事,但是过于极端,便养成了过于偏激的心理。
人生一切的祸患了,根源就是在于自己对于事物的执念,即便是那些美好的品德,如果太过于恪守死板,反而成了偏激的清高。
所以君子要戒除的事情并不是小人之心,而是自己的自命清高,偏激戾气,即便你很优秀,但是也不要优秀到背离了世俗。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和气生财”,人生的福分也多因平和的心境而来。
但是反观内心偏激之人,他们把任何事物都过于极端化,这样的人生哪能谈得上福气呢,心存偏激之人处理任何事情都是心存锋芒,不小心与人产生矛盾时,也是过度极端,这样的人生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糟糕。
所有的优秀,都需要沾着三分烟火气,所有的处事手段,都应该以和气为主,才算是人生的最好状态。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道德经:圣人之道,便是收敛偏激,才能避免物极必反之祸患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