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 古诗秒懂百科)
古诗词赏析——《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字阆仙,唐代范阳(今北京市附近)人。青年时代作过和尚,法名“无本”。他曾自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个苦吟诗人。曾传说他初至京城时,在驴背上思考“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句中的“敲”字,是用“推”字好,还是“敲”字好,一边吟诵,一边用手作推、敲的动作,不觉闯进京兆尹韩愈出行时的仪仗队里,竟被抓了起来。经他说明原因,韩愈沉思了一会,告诉他说:“敲字好”。后人因称斟酌字句,反复思考为“推敲”。贾岛得韩愈赏识,遂还俗,后来做过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他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清奇古僻。但一些小诗,不事雕琢,质朴自然,又是另一种风格。
[注释]
寻:寻访,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石泉间不出山做官的人。
“松下问童子”童子:小孩,指隐者的弟子。松下:松树下面。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山林的一棵松树下问一个小孩。“言师采药去”言:说的意思。师:师傅,指隐者。这句诗的意思是:孩子告诉我师傅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只在:就在,肯定的语气。此:这。这句诗的意思是:他就在这座山里。
“云深不知处”云深:云雾迷蒙。处:地方。
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译文]
我在松树下问隐者的徒弟,他回答师傅进山采药未归。就在林深云浓的山中,不知他到底在哪里?
[简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童子问答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恬静深幽的山居生活图,反映了作者对宁谧生活的向往。
首句“松下问童子”,写诗人在松树之下,向童子询问隐士在什么地方。松树苍翠挺拔、严冬不凋 ,衬托隐者不随流俗的节操。以下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大意是说童子告诉诗人:师傅采药去了,他就在这座山上,可是山雾迷蒙,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这三句写隐者避开了当时争名夺利的社会,隐居于云遮雾锁、逍遥自在的深山丛林之中,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从而表现了这位隐士的高尚节操。结尾诗人还不知道隐者在何处,也就点明了寻访不着。与首句相应,恰好扣住了“寻隐者不遇”的题目。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古诗词赏析——《寻隐者不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