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
民国时期的端午节(民国时期女儿的称呼)
民国时端午女儿节的珍贵上色彩照 打扮漂亮的闺女尽态极妍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为了驱毒辟邪以外。在北京还是一个特别的节日,被称为“女儿节”。
“燕都自五月一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俗呼是曰为‘女儿节’”
在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嫁的女儿也会在这几天回到娘家。
打扮女儿时,要用石榴花。同时为了保佑孩子的健康,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用线编制成老虎形状的绒花插在孩子的头上或系在孩子的背后。
在《京都风俗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人家妇女,以花红绫线结成虎形、葫芦、樱桃、桑葚及蒲艾、瓜豆、葱蒜之属,以彩绒贯之成串,以细小者为最,缀于小儿辫背间。
或剪纸或镂纸折纸,做葫芦、蝙蝠、卍字各式,总谓之‘福儿’,杂五色彩纸以衬之,总谓之‘葫芦儿’。
妇女买通草小虎,草绒福儿,带钗簪头上。至初五日,惟神符福儿留之,其葫芦等物,尽抛街巷,谓之‘扔灾虫’。
是日小儿额上,以雄黄画‘王’字,又以雄黄涂小儿鼻耳之孔,谓如此,夏月能避诸虫,亦有饮雄黄酒者。”葫芦儿”也被称为“长命缕”,意思就是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在《幽州土风.吟女儿节》里这样写道:“女儿节,女儿归;要青去,送青回。球场纷纷插杨柳,去看击球牵裙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谁采艾,谁拿衣?女儿娇痴知不知?”
不过在现在的北京,端午节当女儿节过的习俗已经渐渐失传。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民国时端午女儿节的珍贵上色彩照 打扮漂亮的闺女尽态极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