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克己复礼全篇(论语克己复礼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维序的制度规范
[内涵解读]
1.“礼”的内涵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的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周礼”受到冲击,“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后来的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的绝对统治,并把它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
2.“礼”与“仁”(《〈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就无所谓“礼”了。
3.克己复礼(《〈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的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将其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特别是明代以后,更是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4.孝与仁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做到“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而不仅仅是孝行,也就是所谓的“色难”。
[相关成语]
1.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
2.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
3.名正言顺:原指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后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4.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措,安放。
5.犯上作乱:指触犯上级,闹乱子。也指叛逆活动,还指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论语摘译]
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他仁德了。实践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评论季氏说:“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呢?”
4.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人如果不仁,怎样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怎样对待乐呢?”
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这种人很少;不喜好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正确原则就会形成。孝悌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最难。有事情,做子弟的年轻人效劳,有酒食,让给父老享用,难道竟把这当作孝吗?”
8.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名分不纠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么礼乐就不能复兴;礼乐不能复兴,那么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百姓就会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给事物定的名分和称谓一定可以顺当说出来,说出来的事情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克己复礼”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克己复礼”要求个人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严格守“礼”。( )
B.“克己复礼”从国家角度来说,要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决不容忍僭越“礼”的行为。( )
C.“礼”与“仁”的关系:“礼”是一种制度,“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
D.“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
参考答案:A项,4;B项,2、3;C项,5;D项,6。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荀子·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1)出自文段二中的一个成语是 。
(2)阅读这两段文字,分别说说荀子、孔子对“正名”的理解。
答: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段意的理解,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以得出成语。(2)本题考查荀子和孔子对“正名”的理解,第一步应筛选两段选文关于“正名”的句子,《荀子》选文应抓住“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这一关键句,《论语》选文则应抓住关键句“名不正,则言不顺……则民无所措手足”;第二步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第三步组织语言答题。
参考答案:(1)名正言顺(或“名不正言不顺”)
(2)①荀子认为“名”是人们理解客观事物的前提,“正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②孔子所说的“名”主要是指等级名分,是针对当时违礼僭越等现象而提出的,目的是“复礼”(或:纠正违背礼乐制度的名分),“正名”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
参考译文:
所以,王者制定事物的名称,名称一旦确定,那么实际事物就能分辨清楚了,制定名称的原则一旦实行,那么思想就能沟通了,于是就慎重地率领民众统一到这些名称上来。在这一前提下,如果还有人以玩弄辞藻、肢解词句、擅自创造名称来扰乱正确的名称,使民众疑惑不定,使人们增加争辩,那就要称之为罪大恶极的人,他的罪和伪造信符与度量衡的罪一样。
(《荀子·正名》)
名分不纠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么礼乐就不能复兴;礼乐不能复兴,那么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百姓就会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给事物定的名分和称谓一定可以顺当说出来,说出来的事情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克己复礼》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