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国将衰者民先弊的拼音(国将衰者民先弊什么意思)

国将衰者,民先弊

——学习《素书》体会

国将衰者民先弊的拼音(国将衰者民先弊什么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 秦始皇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民先弊”语出《素书·安礼章第六》中。【崩】本意是崩裂;倒塌。【隳】本意是指城墙或山头毁坏。【弊】通“敝”。意思是疲惫,困乏,衰败。全句通俗地说就是,山要崩塌,下面的根基先毁坏。国家要衰弱的时候,民生必先凋敝。

宋朝张商英居士注解曰:“自古及今,生齿富庶,人民康乐;而国衰者,未之有也。”

清朝王氏注解曰:“山将崩倒,根不坚固;国将衰败,民必先弊,国随以亡。”

山要崩裂的时候,根基必将先遭遇毁坏,根基受损或不牢是山将崩裂的先兆。一个国家在行将衰亡的时候,民不聊生就成为其先兆,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度是不会衰亡的。当权者一定要以养民和安民为重,以民为根本,以民生为首要,才能使国体稳固,国家昌盛。古今中外,横征暴敛,与民争利者都没有好下场。因此,看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趋势,只要看一看百姓的生活状况就足以断其兴衰。

五代十国中的后汉是五代十国之中最短命的一个,历经两朝总共才四年。刘知远父子当政的时候,想要乞讨拿个破碗是不行的。

在《资治通鉴》中,对这个短命的王朝有着详细的记载,在那段历史之中,如果想做乞丐必须交税,不然的话,你是当不成乞丐的。还有一个令人无法忍耐的,那就是如果谁家死了人,埋葬之前必须给朝廷上交赋税,否则是不允许下葬的。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后汉的百姓苦不堪言,因为很多税收都比前朝的多十几倍,普通人连生活都很难维持下去,有些人只能走上挺而走险的道路,难怪这个朝代前后六维持了四年。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统一的帝国,如果单看它当时的强大,世界上没有相比拟人的国家。但秦朝的暴政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很多的百姓都被暴政折磨的叫苦连天,特别是秦国的徭役在历史上简直是独一无二的。

强大的秦王朝,依靠徭役维持它的统治。官府不但收缴百姓繁重的钱物,还经常把年轻男人征去从事体力劳动,而且一干就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秦朝时候的税收比古代的任何一个朝代的税收都要高,其中粮食税占了很大的比例。秦朝的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不能买卖。税收按照拥有的田地的数目来征收,并且每年规定的时间交到指定的地方,田地里出产的粮食上交之后就所剩无几了,这大大的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秦朝的时候好大喜功,工程建设连年不断。只要有大工程开始动工,就会征召很多的年轻人去服役。秦朝的徭役既累又苦,服徭役的人大都派到很远的地方,思念亲人的感情痛苦更是无人可知。很多人累死在服役之中。

因此,秦朝的时候很多百姓不愿意服徭役,就在征召服役的途中偷偷地逃跑了,所以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的流民,他们大多数都是不愿意服徭役逃跑的百姓。

秦朝征召大多数成年男子去服役,致使很多的老人没有人赡养,家里面的田地没有人管理而荒芜。加之赋税严苛,很多的百姓受不了压迫纷纷起义,死伤无数。

秦王朝在一次次百姓起义中走向衰亡。秦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正所谓“国将衰者,民先弊。”这一历史规律谁也不能抗拒。

——全文结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国将衰者,民先弊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