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平湖沈氏家族(平湖沈毓照片)

寒门贵子——灶户出身的浙江省平湖县沈琮家族(五)

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落后,沿海地区的制盐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晒盐,通过自然蒸发来制盐;另一种是用灶煮(煎)盐。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是非常辛苦的。明清时期,实行户籍编氓制度,以以灶煮盐为生的家庭,在户籍管理上就是灶户。

浙江省嘉兴府平湖县沈琮家族家世寒微,未发达之前,世代以煮盐为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直到沈琮兄弟时,才在甲科中崛起,成为当地著名的世家望族。

平湖沈氏家族(平湖沈毓照片)

借用竹墩沈氏图片

沈琮,沈升子,字公体,号石牕,以灶籍考中正统七年(1442)壬戌科进士,是进入明朝后平湖县甲科及第第一人,授南京兵部武库司主事,出为四川夔州府知府,调任重庆,皆因丧不赴,后官至广州府知府,以病归,卒。著有《石牕漫稿》、《东宇稿》、《广游记》、《记行稿》、《宦游笔录》等。

沈珒,沈琮弟,字公贵,号青璧,正统九年(1444)甲子科浙江乡试解元,景泰二年(1451)辛未科进士及第,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幼警悟,八岁能文,与琮齐名,而尤敏捷,居官廉介有风采。” 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八岁。著有《程朱书类》、《读史备遗》、《桥门漫稿》、《柏台新稿》、《四书口艺》等。

沈棨(1421-1458),沈渭子,沈琮侄,字符节,号吾匏,天顺八年(1464)甲申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广东潮州府知府,丁忧归,调任福建延平府知府,所至不畏强权。迁江西临江府知府,有清誉,官至贵州布政使司参政,乞养归,著有《颐贞集》传世。

沈炼,沈樾子,沈棨从子,字刚夫,号一山,灶籍,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科进士,官至江西参议,“所至豪右屏息,墨吏皆望风引去。桃源寇势猖獗,炼挺身戡定,卒以凯旋。居官耿介绝俗,不为当道所谐,然能自行其志,盖进退始终一于刚者。”

沈圻,沈樾孙,沈炼次子,字子京,号龙湫,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进士及第,任监察御史,以直忤当道,谪南直隶高邮州州判,迁休宁县知县,矢心冰糪,历任固原兵备道,升贵州参政,因与监察御史范安互劾,为其党所中,免官归。“父子俱官藩臬,产不及中人,清名尽介,藉藉人口,遗命无入乡贤。”

沈垩,沈棨孙,沈光子,嘉靖五年(1510)丙戌科进士,历官南直隶山阳、盐城知县,以劳著称。

沈垣,沈垩弟,字子完,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历官大理寺正,出为广东惠州府知府,卒于官,“诸僚佐检垣箧,图书外无长物,惠人德之,祀乡贤。”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平湖沈氏,出了多名进士,但由于家门寒微,缺少奥援,并没有产生特别突出的成员,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寒门贵子——灶户出身的浙江省平湖县沈琮家族(五)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