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半夜睡不着于月下写的著名诗句(苏轼半夜睡不着)
苏东坡半夜睡不着,在月夜写下一首词,结尾18字引千古共鸣
谁人豁达说豪放?千古唯有一东坡。
说起苏东坡,他的很多诗词文章都与“明月”有关,比如——
中秋夜,想起弟弟苏辙,他写下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意境豪阔,又有人生的深沉感悟,读来让人气脉舒畅,恰似“酒酣胸胆尚开张”。
还有元丰六年,苏轼被贬在黄州,大晚上的睡不着,他起身去找好朋友张怀民,写下了短文《记承天寺夜游》,他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
后来在赤壁矶,苏轼误以为这是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古战场,在夜里,他和朋友们一舟横江,明月晃晃,于是写下《前赤壁赋》,其中感慨人生无常: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除了这些有名的的诗词文章,苏轼还在一个月夜里,写下了另一首词,这首词结尾的18个字,千古以来,犹能引人共鸣,让人神往。
这首词,就是苏轼写的《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整首词读下来,写月夜,皎皎清明,不惹尘埃,感叹时光流逝:韶光易逝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而在结尾处,“几时归去”成了一个问句,这就像当年孔子屡遭波折,最后发出感慨: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如果大道不能推行,那不如乘小舟远行于江海波涛之间。
这样的感慨,到了李白那里,就变成了: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而苏轼本人,也曾在一个夜里,因为饮酒归来太晚,家童已经关上了门,沉沉睡去,他在江边独自清醒,写下了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的一生,波折重重,有人曾调侃:苏东坡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他才华横绝,但不精通与人周旋,王安石当政,实行变法,他写诗嘲讽王安石,并不赞成变法,等到守旧的司马光上台,“守旧派”将他拉拢过来,结果他又表示:王安石的变法也没有那么坏,大家不能太极端。
如此的不合时宜,王安石一派不喜欢他,司马光一派也把他当成异类,苏东坡自然就成了不被接受的一方,如此,他的被贬也就不难理解。
但苏东坡的伟大就在于,即使屡遭贬谪,但他始终积极乐观,即使在困难的处境下,还能写出这样的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在《述怀》词中的最后18个字,也是他的超然之处: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几乎成了中国失意文人们共同的追求。
从陶渊明开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宁愿“归园田居”,还写下一系列田园诗词,营造出一方避世的精神处所。
等到了“诗仙”李白,这个胸襟广阔的豪侠,绣口一吐,就变成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到了苏轼这里,他依旧选择了陶渊明式的温婉,既然显示有太多不如意,那也没有办法,不如归去,做个闲人。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临溪抚琴,对酒当歌,且把功名做浮云。
几千年的文人,大家追求的,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安于当下吧。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苏东坡半夜睡不着,在月夜写下一首词,结尾18字引千古共鸣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