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谁说的(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 ---勾践)

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

《周易》是中国文化之首。首有两个含义,一是源头,二是重要。源头是说中国文化从这里开始。重要是说后来的中国文化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

《周易》的智慧犹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我们信手摘下一颗名曰“时”的星辰与大家分享。

《周易》非常重视“时”的把握。什么是“时”?“时”者,时间、时势、时运、时机之谓也。《周易·解·上六》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大意说:王公用箭射下落在高墙上的老鹰,猎获它,没有什么不利。《周易·系辞下》曰:“《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王公为什么能射下这只老鹰?那是因为同时具备了三个条件:老鹰、弓箭、王公。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尚需细细道来。

先说老鹰。老鹰是对象,是客体,没有对象,乱射一空,自然一无所获。

又说弓箭。弓箭是工具,是凭借,没有工具,老鹰就海阔天空,任意翱翔,只能望鹰兴叹。

再说王公。又有两个涵义。首先必须要有王公,王公是射手,是主体,没有射手,一切免谈,无从说起。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王公本人对“时”的拿捏与把握。确切的说,“时”应该作“时几”讲。“几者,动之微也”,“几”是早不行、晚更不是的恰到好处的那么一瞬间、一刹那!拿捏不好,稍纵即逝!扯远了,还是回来用老鹰说话。老鹰尚在空中滑翔,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王公张弓搭箭,老鹰见势不妙,自然远走他乡。老鹰稳稳的落在高墙之上,睁大眼睛,警惕四周,稍有风吹草动,老鹰扑轮轮又远走高飞了,更别说王公张弓搭箭了!早也不行,晚也不对,有一个“时几”恰到好处,就是老鹰刚落高墙之上、立足未稳之“几”,嗖的一声,箭飞鹰落,干净利落!这就是《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之精彩一蓦: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周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趋时尚中,尊时守位。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利涉大川,无往不利。

机会永远留给那些有所准备、敏而善断之人……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