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北齐三杰是谁(北齐3杰)

历史探秘:北齐三杰、北齐四贵迥异的命运结局

北齐自文宣帝高洋以禅让之名,行篡位之实,移鼎开国,至于后主高纬亡国,短促二十八年间,历五主。其中风云人物以三杰、四贵称最,然于猜忌之朝,鲜保全功名于始终之际,七人命运结局,天壤之别。君臣之际,功名之地,令后世掩卷慨叹!一、落雕都督——斛律光(三杰)北齐三杰是谁(北齐3杰)

斛律光(515年——572年),字明月,山西朔州人。相国斛律金长子,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号落雕都督。从父西征,年方十七,于两军交锋之际,射中宇文泰长史莫孝晖并于战阵之中予以擒获。每战披甲执锐,身先士卒,先驱破敌。尝大破北周宇文宪、尉迟迥十万之众于洛阳,迥、宪仅以身免。汾水之战,大破辛威、韦孝宽,威震关右。以功封太尉、大将军、太傅,袭咸阳郡王。

光性少言刚急,严以御下,治兵督众,唯仗威刑。版筑之役,鞭挞人士,颇称其暴。自结发从军,一生戎马倥偬,未尝失律挫败,威名震于远近,深为邻敌所慑惮。然得罪倿臣。为祖珽、穆提婆谗构,加以北周韦孝宽反间之计,后主高纬猜忌之心,终至屠灭于宫中。罪既不彰,一旦身诛族戮,朝野痛惜。时年五十八。周武帝灭亡北齐,予以追赠上柱国、崇国公。

“光以上将之子,有沈毅之姿,战术兵权,暗同韬略,临敌制胜,变化无无方。自关、问分隔,年将四纪”,齐、周争雄,北周有并吞之势,而北齐浸弱不振。“光治军誓众,威加边鄙,战则前无完阵,攻败罕有全城。而世乱才胜,诈以震主之威。主暗时艰,自毁藩离之固。内令诸将解体,外为强邻报仇”。

昔赵国名将李牧,北翦胡寇、西却秦军,郭开谗谮,李牧死,赵国灭。今光死齐亡,异代同术同亡,令人感慨。

二、貌柔心壮——高长恭(三杰)

高肃(?——573年),字长恭,河北景县人。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有胆勇。武艺英姿,才堪御侮。数从征讨,以前后战功封高阳郡公,征柏谷、略定阳,所至克捷。邙山大战,任中军将军。头戴面具,率五百骑摧锋陷阵,解金墉之围,威名大振,历尚书令、大司马,位高权重,恐以功勋威武见忌,颇爱财货,以此自秽。为将躬勤细务,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享。

武平四年(573年)长恭托疾在家,为后主高纬猜忌,派使赐鸠,终见诛翦,身既颠陨,国亦土崩。追赠太保,谥号忠武。

三、出将入相——段韶(三杰)北齐三杰是谁(北齐3杰)

段韶(?——571年),字孝先,甘肃武威人。北齐元勋段荣之子,武明皇后娄昭君之外甥。少工骑射,有将帅之才,参与广阿、韩陵、邺城之战。因姻戚之亲,为神武帝高欢倚为心腹,临终选为托孤大臣,历官太师、左丞相、乐陵郡公。历辅七君,忠勤时事,“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即居高,重以姻亲,望倾朝野。为政举大纲,不存小察,甚得民和。用兵长于计略,善于御众。得将士之心,临敌之日,人人争奋。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闺门雍肃,事后母以孝闻,齐世勋贵之家罕有及者”。然僻于好色,尤啬于财。武平二年(571年)去世,追赠大将军、相国、太尉公、平原王,谥号忠武。

语曰:率性之谓道。“韶光辅七世,克隆门业。每出当阃外,或任以留台。以猜忌之朝,终其眉寿。属亭候多警,为有齐上将,岂其然乎。当志谢矜功,名不逾实。不以威权御物,不以智数要时,欲求覆餗,其可得也。”

四、功高威重——高岳(四贵)

高岳(512年——555年),字洪略,河北景县人。幼而孤贫,长而敦直,姿貌嶷然,沉深有器量。韩陵之战,将右军,于中军挫败之际。横冲贼阵,大破敌军致其溃败,以功封车骑将军、清河郡公。尝辟引时贤,以为僚属,论者以为美。任权日久,素为朝野畏服,及出镇方岳,望风詟惮。总帅诸军与慕容绍宗于寒山、涡水摛萧渊明、大破候景,俘馘数万,以功迁侍中、太尉。征伐四方,降服西魏大将王思政,摛获陈朝郢州刺史陆法和,并著功绩,威名弥重。而性华侈,尤悦酒色,因高归彦谗构,为文宣帝高洋赐鸠毒死,终年四十四,追赠太宰、太尉,谥号昭武。及高归彦谋逆伏诛,朝廷重赠太师、太保。

五、巧言令色——司马子如(四贵)北齐三杰是谁(北齐3杰)

司马子如(490年——553年),字遵业,河南温县人。少机警,有口辩,好交游豪杰,与神武少相结托亲重,情深昵狎,义非草昧,恩结宠私,勋绩莫闻,坐致台辅。性滑稽,不治检裁,言戏秽亵,为识者所非。官至尚书令。

子如性既豪爽,兼恃旧恩,薄领之务,与夺任情,公然受纳,无所顾惮,以故旧遂当委重,意气甚高,巧言令色,聚敛不息。为御史纠劾,削爵贬为并州刺史,能自厉改,甚有声誉,僚吏畏伏。齐朝开国,以襄赞之功封须昌县公,历司空,太尉公。素无鲠正之操,不能平心处物。享年六十四,追赠太师、太尉,谥号文明。

六、孙腾(四贵)

孙腾(481年——548年),字龙雀,陕西咸阳人。少而质直,明解吏事。初仕尔朱,后为神武帝高欢都督府长史,以腹心入居门下省。

腾早年依附神武,契阔艰危,勤力恭谨,深见信待,寄以心腹之任,历官侍中、左仆射、司空、尚书令,封咸阳郡公。志气骄盈,凡事与夺任情,求纳财贿,亲狎小人,专为人聚敛,非法专恣,违礼肆情。为将懦怯,无威略,无寸尺功。享年六十八,追赠太师,谥号文。

七、高隆之(四贵)

高隆之(年——年),美须髯,深沉有志义。有参议之功,历官侍中、尚书左仆射。虽不涉学,而钦尚文雅,缙绅名流,必存礼接。文宣准备禅代,大臣言未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为帝记恨,天保五年(554年)坐罪赐死。终年六十一,追赠大将军、太尉、太保、阳夏王,竞不得谥。

文宣帝高洋末年多猜害,追忿隆之,诛夷其子德枢十余人。掘隆之之墓,戮尸斩骨,弃于漳水,遂绝嗣。

当年高隆之见信神武,而性多阴毒,睚毗之恨,无不报复而诛害忠良,终至家门殄灭,论者谓冥冥之中实有报应。

以上三杰四贵,斛律光、高长恭、高岳并以不赏之功,震主之威,无罪见诛。高隆之作恶余殃,咎由自取。孙腾、司马子如以故旧见重,功名无闻,而位极人臣,竞善始令终,实属侥幸。段韶才兼文武,功高望重,即明且哲,足为一时楷模。

参考资料《北齐书》

图片来自网络!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历史探秘:北齐三杰、北齐四贵迥异的命运结局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