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三角高程测量平距计算(三角高程测量教程)

三角高程测量(平距、垂直角、仪器高、基座高)

三角高程测量是指通过观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天顶距(或高度角)求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它观测方法简单,受地形条件限制小,是测定大地控制点高程的基本方法。

三角高程测量平距计算(三角高程测量教程)

三角高程测量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岭地区高程控制,采用全站仪结合光电测距进行。实践证明,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可以达到四等水准的要求。

⑴ 原理(如下图)

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如图,A、B为地面上两点,自A点观测B点的竖直角为α1.2,S0为两点间水平距离,i1为A点仪器高,i2为B点觇标高,则A、B两点间高差为:

h1.2=S0tga1.2+i1-i2

上式是假设地球表面为一平面,观测视线为直线条件推导出来的。在大地测量中,当两点距离大于300m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应进行往返观测(双向观测),它可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为了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通常采取对向观测竖直角,推求两点间高差,以减弱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三角高程测量平距计算(三角高程测量教程)

三角高程测量平距计算(三角高程测量教程)

上图中α角为A、B两点间的竖直角,因实际测设时一般均直接读出测站的天顶角,再考虑大气折光和球气差的影响,故A、B两点的高差可以用下式表达:

三角高程测量平距计算(三角高程测量教程)

式中: S—实测斜距;

δ—天顶角;

D—计算平距,D=sinδ×S。

i—仪器高

l—前视棱镜高。

R —地球曲率半径,6371km。

操作步骤

三角高程测量平距计算(三角高程测量教程)

观测

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A;在目标点上安置标杆或觇牌,量取觇标高VB。iA和VB用小钢卷尺量2次取平均,读数至1mm。用经纬仪望远镜中丝瞄准目标,将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读竖盘读数,盘左盘右观测为一测回,此为中丝法。竖直角观测的测回数及限差规定见表7-1。

表7-1 竖直角观测测回数与现差

三角高程测量平距计算(三角高程测量教程)

项目

一、二、三级导线

图根导线 DJ2 DJ6 DJ6

测回数 1 2 1

各测回竖直角互差15" 25" 25"

各测回指标差互差15" 25" 25"

如果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斜距D′,则按相应平面控制网等级的测距规。

⑵其他说明:

⒈当两点距离较大时(大于1000m),应在两点中间加桩,以减少折光和测角的误差影响。

⒉天顶角应采用盘左、盘右法观测,其指标差应小于7″。

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措施有四项:

1,缩短视线。当视线长1000米时,折光角通常只是2″或3″。在这样的距离上进行对向三角高程测量,其精度同普通水准测量相当。

2,对向观测垂直角。

3,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一般情况下,中午前后观测垂直角最有利。

4,提高视线高度。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三角高程测量(平距、垂直角、仪器高、基座高)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