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东莱太史慈》(东莱太史慈阅读)

东莱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先为刘繇部下,后为孙策收服拜为大将,帮助其平定江东。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留着长长的胡须,臂力惊人,尤擅骑射。他箭法精准,被称为神射手。曾经随孙策平定麻保之敌,敌人在城楼上手扶栏杆叫骂,太史慈一箭射穿敌人手掌击中梁柱,众人拍手叫好。

《东莱太史慈》(东莱太史慈阅读)

连在许都的曹操都听说了太史慈的名声,于是派人送了一个锦盒给他。太史慈打开后,看到一盒药材“当归”。他明白曹操的意思是让他投奔,最终太史慈没有答应。

‬少年成名

太史慈少年时代就非常好学,后来被郡守辟为奏曹史。当时恰好郡守和州牧因小事产生矛盾,是非曲直难以分辨。

朝廷有明令,奏章先送达的为对的。但是此时州牧的奏章已经提前发出去了,郡守迟了一步,开始担心朝廷会降罪下来。

太史慈知道后,请求一个人去洛阳把州牧的奏章截回销毁,郡守同意了。太史慈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追赶州牧使者,终于在洛阳追上了。

《东莱太史慈》(东莱太史慈阅读)

在公车门,使者正要递送奏章,太史慈问:“您要递送奏章吗?”使者说:“是啊!”

太史慈又说:“你这个奏章署名有问题,拿来我给你看看!”

使者不知道他是东莱太史慈,把奏章递给他。太史慈接过来就把奏章撕了。

使者大叫:“有人毁我的奏章!”

太史慈悄悄把他拉到车边说:“我毁了你的奏章,你丢了奏章,咱俩都有罪了,不如一块逃走吧?”

使者觉得是,就一块跟太史慈逃走了。刚出城,太史慈偷偷溜回城,把本郡的奏章递了上去。这样,郡守的奏章就比州牧的奏章早到一步,因此赢了官司。

太史慈因为此时在当地远近闻名,但也因为得罪州牧不得不逃到辽东去了。

‬义救孔融

北海太守孔融听说太史慈的名声后,知道他逃走后母亲无人照顾,屡次派人问候他的母亲,并送来衣服和粮食。

后来,孔融讨伐黄巾军,被黄巾军首领管亥围困在都昌。

太史慈恰好从辽东回来,他的母亲就告诉他说:“你不在的时候,孔融就时常来接济我,现在他有难,你应该去帮助他解围。”

太史慈立刻辞别母亲,星夜兼程赶往都昌。在城外,太史慈看黄巾军围的水泄不通,于是趁夜晚挺枪跃马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杀进了城里。

《东莱太史慈》(东莱太史慈阅读)

孔融接待了他,问其姓名来由,太史慈一一作答。太史慈要求带兵出城杀敌,孔融说不可,敌人太多,只有请附近的平原令刘备方能解围。

于是太史慈又带着书信准备出城去刘备那里搬救兵。城门开处,一匹战马冲壕而出,太史慈手持铁枪,腰带弓矢,杀进了重围。

太史慈太过勇猛,接连戳死数十人,冲了出去。管亥派数白个骑兵追赶,八面围定。太史慈张弓搭箭,八面而射,追兵一个个应弦落马,太史慈得以逃脱。

《东莱太史慈》(东莱太史慈阅读)

见过平原县刘备后递上书信,刘备立刻点齐马步兵三千带领关羽、张飞前去解围。管亥见援军到了,于是撤围逃走了。

太史慈杀进杀出重围义救孔融的壮举又让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天下都知道东莱有个太史慈了。

‬守信而还

义救孔融后,太史慈去扬州投奔刺史刘繇。刘繇见他年纪轻,不肯用他为将,只让他负责侦查任务。

太史慈在神亭侦查时偶然遇到孙策率领的十三骑,于是两人挺枪跃马而战。打了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败,孙策揽取了太史慈的背后小戟,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

后来刘繇兵败被杀,太史慈也被孙策俘获而降。但是此时刘繇还有部下一万多人还没归降,孙策就让太史慈去招抚他们。

手下人劝道:“太史慈乃是一方枭雄,你放他走,他去了可能带着那一万人就反叛了!”

孙策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仍然派出太史慈去招降他们。

《东莱太史慈》(东莱太史慈阅读)

临行时,孙策握着太史慈的手腕问:“你这一去大概多久回来?”

太史慈说:“不超过60天。”

孙策点头,目送太史慈离开。

果然不到60天,太史慈如期而归,并带来了数万的降兵。

‬遗憾去世

刘表的儿子刘磐十分骁勇善战,经常侵扰江东的艾县、西安诸县。孙策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率领众将讨伐刘磐。

刘磐听说过太史慈的名声,吓的撤兵离开,再也不敢来江东做乱了。

关于太史慈的去世,《三国演义》中描述是太史慈随孙权作战,被张辽射中数箭,不久而亡。正史中并没有明确死因,只说在建安十一年去世,终年41岁。

太史慈临死前心有不甘,大呼:“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表达了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

《东莱太史慈》(东莱太史慈阅读)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东莱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