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差五的差是哪个差(隔三差五的差是什么意思)
“隔三差五”“差”在哪儿?
“隔三差五”“差”在哪儿?
文/王玉红
一般来说,“隔三差五”和“隔三岔五”似乎能够通用,二者都是指:“时不时地,没过几天,时常”。但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42页明确指出,“隔三岔五”意指“没过几天,时常”,且“不宜写作‘隔三差五’”。而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隔三差五”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隔三岔五”:查询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发现“隔三差五”的例句97条,“隔三岔五”42条;查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中心现代汉语复句语料库中发现“隔三差五”的例句11条,“隔三岔五”4条。这种现象与四字格成语的特点有关。
尽管学界对成语的内涵和外延并无定论,但四字格成语在语义结构上的对称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对称的成语”指的是成语前后两部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反、相同或相似。就“隔三差五”或“隔三岔五”这个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的并列式成语而言,区别就在于“岔”和“差”,二者同音异形,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取舍,得看哪一个与“隔”更“对称”。《当代汉语词典》对“隔”的释义是“举例、相距”;对“岔”的释义是“让开,以避免冲突”;“差”是个多音多义字,作为动词的释义是“缺少、缺欠”。显然,从成语的对称性而言,“隔三岔五”比“隔三差五”在语义结构上更对称,因此,不宜写作“隔三差五”。但是由于二者在读音上区别不大,“差”字义多用广,所以才会以讹传讹,导致“隔三差五”比“隔三岔五”的使用频率更高。
确定了正确的语形,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隔三岔五”的句法语义形成机制。汉语中有很多嵌数成语,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视之为一种修辞方式,称作是“镶嵌”:比如“一干二净”、“不三不四”、“乱七八糟”等。但是,为什么“隔三岔五”镶嵌的是“三”和“五”?“一干二净”中的“一”、“二”连用表示顺序,强调干净的程度;“不三不四”中的“三”、“四”并用有贬义色彩;“乱七八糟”中的“七”、“八”并用有“杂乱”之意。“隔三岔五”中的“三”、“五”并用也有自身独特的理据。
中华民族有尚“三”的传统,从老子哲学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文学作品中的数“三”情结如刘备“三顾茅庐”、武松“三碗不过岗”等等。但在语言生活中能与“三”并用的很多是“三”的倍数,比如“三教九流”、“三姑六婆”等。此外,能与“三”并用的最多的就是“五”和“七”了:前者如“三纲五常”、“三令五申”、“三庭五眼”、“三患五耻”、“三坟五典”、“三老五更”、“三皇五帝”、“咸五登三”、“攒三聚五”等等;后者如“三魂七魄”、“三征七辟”、“三分长相,七分扮相”,“不管三七二十一”等。但是二者之间意义有区别:“三”、“五”并用可以表确数,也可以表由少而多的虚数;但“三”、“七”并用则一定是“少”与“多”的对比了。正如清代俞樾所言:“古人之词,少则曰一,多则曰九,半则曰五,小半曰三,大半曰七。”这样看来,“三”是一个表示“少”的数词。
你说你咋长的这么好看?怎么看都好看!送给我最喜欢的你!
实际上,数词“三”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数词,在语义上有三种解读:表确数义,意为二加一的三;表多数义,约言其多;表少数义,虚指其少。表确数比较好理解,这一点和数词本身的逻辑意义真实一致。表多数也比较容易理解,大量的论述和例证说明了这一点:从老子的“三生万物”到《史记·律书》的“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到清代中叶汪中的“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已见其多”……都表明了“三”可以表多数义。比较不易理解也是最后被发现的是“三”同样可以表少数义,比如古籍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再如现在常说的“三言两语”、“三分长相,七分扮相”等,都是以“三”虚指其少。很多人认为这种现象非常矛盾,其实这正是语言的辩证性所在:由于不同的语言机制,同一个词可以向着相反相成的义项引申;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以有相反相成的主观认知。而处在十进制计数法中间的“五”显然是第一个满数,也是体位计数法中五进制法的第一个成数,除了确定的数值之外,自然而然地拥有表示“多”的含义。
具体到“隔三岔五”的语境中,“三”指少,“五”表多,间隔了“三(天)”所指的短时间,让开避免了“五(天)”所指的长时间,自然就是“没过几天”的意思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隔三差五”“差”在哪儿?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