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掇只壶和掇球壶的区别(掇只壶的介绍)

“掇只”壶

“掇只”壶名的意思是什么?

“掇只”何意?众说纷纭。

宜兴当地人称“掇只”为“得子”(不过是将duō发音为dè),于是有人说“掇只”就是寓意“多子多福”。还有人考证说“掇只”是“掇抧”之误:掇,是阖上壶盖;抧,是掀开壶盖。又有人解释:掇,摞起来;只,单个的;掇只,摞成一个的壶······

掇只壶和掇球壶的区别(掇只壶的介绍)

壶名是体现壶文化品位的重要方面。紫砂壶型的命名,在传统上,或是仿其它器形而沿用其名,或是早年形成而因袭流传,或是后人修正拔高演进更替。传世作品,壶名是经过认真推敲而为世人普遍接受的,不可以以讹传讹,贻笑大方。紫砂壶是宜兴特产,紫砂壶名必 与宜兴方言有紧密联系。到宜兴去,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掇只壶和掇球壶的区别(掇只壶的介绍)

在宜兴方言中,“段”、“团”、“潭”发音相同。识泥而不会书写的制壶先辈们讲述泥的名堂,不识泥而会书写的文化人记录泥的名字,于是就留给我们“段泥”、“团泥”、“潭泥”这些各异的名词。一头雾水地数典忘祖,结果到宜兴实地一了解,其实它们同为一种泥。

一方山水一方人。方言,实在是博大精深。

晋南方言难懂:“杀媳妇”(娶媳妇)、“隙凤”(麻雀)、“头雇”(大牲口)、“菩提”(鼻涕)、“菩提窝儿”(肚脐眼儿)、“沟子”(屁股)、“腿猪娃儿”(小腿肚子)、“驾码头儿”(肩膀)、“绺娃子”(小偷)······

五台山方言也难懂:“把舍阖切捩立马”(把家里拾掇整齐)······

《红楼梦》中多有方言。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刘姥姥在大观园筵席上,“心下掂掇道:我方才不过是趣话取笑,谁知他果真竟有”。“掂掇”是东北言。“掂”是思考、盘算,“掇”是张罗、安排。

“掇”,在宜兴方言中是“堆放在一起”的意思。宜兴方言中,多有与“ 掇”有关的词:“掇绣球”(抛绣球)、“木掇鼓”(制壶工具)、“掇掇紧”(夯实)、“掇背”(捶背)、“掇杀人”(打死人)、“酱油掇只”(酱油罐)、“掇罐”(装东西的陶罐)······

宜兴方言中,“只”同“子”:“杯只”(杯子)、“酒盅只”(酒杯)、“洽团只”(吃丸子)······

说白了,“掇只”就是“罐子”,就是那些盛油盐酱醋的小罐小坛。当初的制壶艺人,不过是仿照日用的小罐制成壶身再装置上流与把。“一个紫砂茶水罐子”—极有生活,极有情趣,极有意味。

掇只壶和掇球壶的区别(掇只壶的介绍)

“掇只”壶是谁创制的?

清道光年间的邵大亨创制了“掇只”壶。

邵大亨,江苏宜兴蜀山上袁村人,年少成名。约生于乾隆晚期,殁于道光末年。性格孤傲,清介耿直,坚贞不屈。制壶以浑朴取胜,气韵温雅。在清代,他的作品已被视为珍宝,“一壶千金,几不可得”。清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说:“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壶),购选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经旬,大亨故作劣者以应,令怒而杖之,亦不吽、爆也。”

顾景舟在《宜兴紫砂壶艺概要》中云:“经我数十年的揣摩,觉得他(邵大亨)的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从他选泥的精练,造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传颂,盛誉之高,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慨。”

掇只壶和掇球壶的区别(掇只壶的介绍)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掇只”壶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