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为啥要鞭尸(伍子胥真的鞭过尸吗)
伍子胥为何会鞭尸,他错了吗?
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可是后来却投奔了吴,助吴攻打楚,并且将楚平王的尸体挖了出来,鞭尸三百。连他的好朋友申包胥对责备他太过分,此举伤天害理,会惹怒老天爷!
伍子胥这个举动真的很过分吗?让我们探究一下此事的来龙去脉,也许会对伍子胥多一份理解。
1、楚平王自己行为不端,且听信谗言,残杀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当初是楚平王太子的老师,楚平王的奸臣费无忌的唆摆下,不仅娶了本来要做太子妃的秦国女子,还要废掉并杀了太子。
这主要是楚平王对于自己抢占儿媳一事耿耿于怀,而费无忌则害怕太子日后登上王位,会对自己不利,于是日夜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建的坏话,他说太子建对于楚王的夺妻之恨一直怀恨在心,准备屯兵造反。
伍奢则劝谏楚平王:千万不要被小人离间,而疏远了自己的亲骨肉。
楚平王却恼羞成怒将伍奢抓了起来,并想来个一网打尽,斩草除根。他将伍奢抓起来后,故意放出话来给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子胥和伍尚,说“如果你们二人能乖乖地束手就擒,我就饶你父亲不死。”
2、伍子胥的性格刚毅果敢,所以他的复仇行动注定是不同凡响的伍子胥的性格刚毅果敢,从三件事可以看出其端倪:
第一件事,都说知子莫若父,伍奢对于这个儿子的评价是“刚戾忍卼”,意思是伍子胥桀骜不驯,而且能够忍辱负重。
第二件事:当初伍奢被抓,伍尚立即要回去和父亲同死,伍子胥则决定逃走,日后寻找机会为父兄报仇雪恨。
第三件事:伍子胥在吴国后期,因为吴王骄奢成性,而伍子胥多次进谏,然忠言逆耳,吴王对他失去了往日的信任,此时一贯溜须拍伍子胥是否真的要造反,只是想尽快除去这个眼中钉,可是任性地按照自己的心意为所欲为地行事,不会每天有人在自己耳边絮絮叨叨:“大王,此事万万不可。”
伍子胥看到吴王丢过来的剑,未作任何辩解,他只是仰天长叹斥责吴王听信谄媚小人的话杀害助他成一霸业的长辈。然后交待自己的门客,将他的眼睛挖出挂在吴国东门城楼之上,他要亲眼看到越国的铁骑踏破吴国大门。
所以说伍子胥骨子里是非常坚毅果敢,他忍辱负重来到吴国,一路上历经艰辛,为的是报仇雪耻,这注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场面。
3、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是为什么连他的老朋友申包胥都责怪他:太过分。我觉得申包胥有两错:
首先,申包胥没有同理心,他没有设身处地站在伍子胥的角度考虑问题。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下管仲和鲍叔牙,管仲的成就远远超过鲍叔牙,可是司马迁却说世人"不多管仲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连管仲都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就是因为无论是两人做生意,管仲占便宜,还是后来管仲辅佐的公子纠争夺王位失败,管仲没能为他殉难,鲍叔牙每次都能他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和包容他。所以才成就了“鲍管之交”的美谈。
而反观申包胥不能理解伍子胥的丧父丧兄之痛,而以伍子胥之前是楚平王的臣子,如今为了私仇而做出侮辱死人的行为,说他实在是大逆不道。看来,刺不扎在自己的肉上不知道疼,他实在是算不得伍子胥的好朋友。
再者,申包胥的理解有误。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孔子明确回答了:“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的“直”有公平的意思,就是用同等的代价回击对方。
想当初,楚平王做出有违伦理的事情,可是事后不仅迁怒于太子建,更是恼羞成怒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抓了起来,只是因为他谏言说了实话。而且还要对伍家干净杀绝。所以才会遭到伍子胥后来的无比仇恨。
4、伍子胥报仇之后,并未迁怒于楚国伍子胥报完仇恨后,并没有将怒火撒到楚国和楚国老百姓身上。相反,倒是当初和伍子胥一起逃到吴国的伯嚭,他的家人也是被楚平王杀害,所以他也跑到了吴国伺机报仇。
可是大仇得报之后,两人的行为却大相径庭,伍子胥是真心辅佐吴王,可是伯嚭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停撺掇吴王攻打楚国,一来是顺着吴王的思路,二来是因为他将对于楚平王的仇恨加之于楚国,三来是收了越国的贿赂,不惜让吴王来攻打自己的母国来为自己谋利。
而伍子胥此时却审时度势,他一再进谏,要吴王先攻打越国,因为当时,越国才是吴国最大的隐患,可惜吴王却偏听偏信,错杀忠良,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结局。
孔子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也是伍子胥和伯嚭的真实写照。
那么司马迁是怎么评价伍子胥的呢,他说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可见司马迁对于伍子胥也是赞许有加,对于鞭尸一事并未苛责,称他为大丈夫。
所以,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所处的环境,我们感同身受,也许会对于伍子胥鞭尸的行为对一份理解,斯人已逝,但愿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感悟到什么,这也许是我们去解读历史人物的最大意义吧。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伍子胥为何会鞭尸,他错了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