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什么意思(此心安处是吾乡.北宋 苏轼《定风波》)
此心安处是吾乡
1
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崔颢在宦游途中经过湖北武昌,闻黄鹤楼天下闻名,遂欣然登之。站立黄鹤楼之上,临江而望,江水阔大,白云悠悠;汉阳之树,尽收眼底。
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象之中,崔颢心旷神怡,兴之所至,写下了著名的《黄鹤楼》一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憧憬慕名而来,可人鹤已去,此地楼空,美好的向往与寻常江楼的落差,使诗人怅然若失。
幸好,还有洲上芳草,郁郁青青,美景悦人,也算不虚此行。只是,天色将晚,已是日暮时分,面对浩渺烟波,崔颢不禁伤感地发问:故乡邈远,今夜我的归处在哪里呢?
诗人为何要这般发问,因为浮世匆匆,那羁旅中不停的脚步,实际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定,象征着诗人灵魂的无处放置。
身归何处,进而心归何处,这不是崔颢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
2
1084年,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轼,接到了调任汝州安置的命令。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满庭芳》一词以示告别: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苏轼的这次调动,虽离京城近了,却是“量移”。所谓“量移”,指的是被贬谪远方的臣子,遇赦酌情移近安置,并非平反复官。
这一年苏轼已经四十八岁,五年前朝廷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销,到了汝州,他的官职也仍然是一个“不得签署公事”的团练副使。因此对于调任,苏轼的内心并没有什么欣喜可言。
但是皇上的圣旨已下,他只能离开。苏轼在心中默默自问:归去啊,归去,我要归向哪里?我的人生已经过半,剩下的日子已经无多,我膝下的孩子,在黄州已会说楚语,会唱吴歌。
苏轼被贬黄州,虽然最初备尝艰辛,但五年的时间,使苏东坡早已适应了这里,爱上了这里。黄州的人民,也早已接纳和喜欢上了这个“团练副使”,他们纷纷携酒而来,劝苏东坡从此留下。
然而离别终究是无情的,苏轼只盼他年闲暇,坐看秋风洛水荡清波。他忘不了在黄州的岁月,忘不了堂前亲种的细柳柔柯。
在苏轼的心目中,黄州早已不是贬地,而是心安之处,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3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最后一次出仕时,当时郡里有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每当读到《归去来兮》中的这几句诗,我仿佛听到了陶渊明声声急切的呼唤,仿佛看到了他用尽全力地挣扎,也似乎体会到了他冲出牢笼的轻松与快意。
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归隐,不只是因为他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生活,而是他追求一种人生的终极使命,追求一种自我的愉悦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他和崔颢、苏轼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一样,其实都在终生寻找着一个精神的故乡,那个能使灵魂安放的地方。
官场能容得下他的个性吗?仕途能激发他的才情吗?不,官场永远不是陶渊明生命成长的沃土。只有回到田园,回到故乡,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里,陶渊明的生命才能如菊花一般绽放。
虽然辞官后的日子拮据了,清贫了,但有什么比身心的彻底解放更舒爽?“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就是那只飞翔了太久的倦鸟,那条游弋得太累的池鱼。
因为日夜向往着故乡,他必须归去。毫不动摇地归去,回到那片旧林,回到那方故渊。
因为,唯有此处我心安,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
张风莉:笔名雨枫,中学语文教师,甘肃省白银市作协会员。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此心安处是吾乡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