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唐诗:(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赏析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必背诗词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品简介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时作的送别诗,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此诗,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主要字词: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诗词鉴赏
老朋友即将奔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惜别之情溢满心头,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诗人截取临别的一个景、一句话,表达了深深的依念之情和浓浓的关怀与祝福。
前两句写景,为送别营造氛围,以景衬情。
首句写朝雨,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湿润了轻尘;次句写客舍周围新长出来的青青春柳。
“轻尘”“客舍”暗示了远行和离别,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而春日新柳,更象征着离别的不舍。通过描写客舍周围阴雨绵绵的天气和嫩绿的春柳,来营造了一个情意浓郁的氛围,为后面的话别铺垫。
三、四句写话别,只写了一句劝酒的话:请您再干一杯吧,离别之后西出了阳关就很难遇到像我们这样的老朋友了。作者把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朋友所有的关心和牵挂都溶入了一杯酒中。
绝句短小,只有四句,但作者通过这四句诗却能把读者带进一个送别的场面之中,带进一个依依惜别的情感之中。
前两句对朝雨和春柳的描写,给你丰富的想象空间:渭城笼罩在一片濛濛春雨中,而渭城的那个客舍,正在饯别,客舍外的青青杨柳见证了朋友之间的难分难舍。离别之地的春色清新,离别之后呢,西出阳关就是“春风不度”的荒凉了。
三、四句的“再尽一杯”的规劝,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离别的酒喝了一杯又一杯,不舍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宴席进行了多久,酿满别情的酒喝过几巡,殷勤告别的话重复过多少次,我们可想而知,但离别的时刻终究要到来,再喝一杯吧,这一杯酒让惜别之情达到了顶点。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
名句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要理解此句之妙,一定要弄清楚“西出阳关”的内涵。
阳关处于河西走廊西头,和北面的玉门关相对。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人们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在,当时阳关以西毕竟还是荒凉绝域,有“春风不度”之说。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倍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所以,“劝君更尽一杯酒”,犹如浸透了诗人深挚情谊的一杯感情琼浆,这里面,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二首)》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有许多凄清缠绵、低徊留连、感人至深的作品,也有一种慷慨悲歌、格调豪迈的诗作,其中蕴含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和豪迈情怀为灞桥柳色涂上了另一种豪放色彩。这两句出自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此时的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之中(另一首送别诗中这样写:“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也是写景,但此处之景于渭城春日的早晨明显不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猎猎北风中,唯见雁翔寒云。这落日黄云、大野苍茫的北方边地之景,给人以悲壮苍凉之感。
但后两句却是格调陡转,以反问句劝慰朋友,此次离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您呢!话别之语,响亮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去奋斗、去拼搏。这样的劝慰语,出自出处于沦落漂泊之中的知己,倍显豪迈。
相比于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赏析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