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行的意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翻译)

《韩非子》:良药苦于口,忠言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行的意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翻译)

一、

人生无论修身还是治世,都需要具备“接纳”的精神,接纳的不仅仅是自己不想面对的际遇,还包括自己不想听到的声音。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自我难以察觉的问题,而那些“不想听的声音”恰恰是由问题产生的结果。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在面对很多问题时,因为有主观情绪的干扰,无法客观理智的看待问题,而旁人的劝谏恰好是正确的观点,所以能有一个接纳外界不同声音的胸怀,才是改善自身问题,提升自我最有效的方式。

为什么有一些人年少得志,后来越走越败落,而有一些人年轻时不如意,后来却能大器晚成,就是因为年轻时不如意的人,他们人生的前半段经历的都是挫折、苦难,随之而来的自然也有批评和压抑的声音,而这些看似糟糕的事情,反而是让自己发现问题,锻炼自己心性的机遇。

而年少得志者,人生上半场本来是应该锻炼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却都是合乎心意的事情,缺乏了锻炼的机遇,当他带着问题走人生下半段的时候,也只会越来越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行的意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翻译)

所以有接纳不同声音的态度,才有成就不同人生的机缘。

《韩非子》说: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好药吃在嘴里很苦,但有智慧的人还会勉强自己喝下去,因为药喝下去可以治好病;忠言听起来不顺耳,但英明的君主还是会听,因为他知道忠言可以让自己建立功业。

有一次,唐太宗神采奕奕的走进大殿时,进来的大臣看到他都吓得手足无措。

唐太宗知道之后,担心大臣因为恐惧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在每次上朝时都和颜悦色的,希望大臣放下自己的恐惧,多提出谏言。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人想看见自己的样子,一定要借助镜子,君王要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善待忠贞耿直的大臣,如果君王刚愎自用,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正确的,不听劝告,那么大臣也只会阿谀奉承,这样君主就会逐渐失去,国家也会亡国,你们都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行的意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翻译)

二、

《素书》之中有一句话,叫做:亲谗远忠者亡。

意思就是:亲近并听信谗言,疏远并残害忠臣的君主,必然会招致国家的灭亡。

谗言是小人的专利,正直之言是君子的标准。

对于小人来说,谗言也是为了顺应君王心意而产生的,这样的言辞不仅不能指出错误,反而会制造问题,因为它只能起到迷惑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总是沉浸在合乎自己心意的语言上,就会产生越来越多不易察觉的人生祸患。

唐玄宗执政时与唐太宗完全不同,他仗着天下太平,认为没什么忧愁的事情,又在李林甫的蛊惑之下,开始安居深宫之中,沉湎于声色犬马之内,很少过问国家政事,把政事都交给李林甫。

而李林甫则是有名的奸邪小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刻意蒙蔽唐玄宗,凡是有可能影响自己仕途的人,全部想尽办法铲除,来保住自己的利益,也多次制造冤假错案,扩大自己的势力。

李林甫为了堵住唐玄宗的耳朵,让自己独揽大权,公开召集官员,对他们说:“现在明主在上,顺从皇帝都顾不过来,哪里用得着多说话?你们难道没有看到那些仪仗队的马吗,平时吃的都是三品等级的饲料,如果在仪仗队中嘶鸣叫唤,就会立刻被拉下去,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很多官员听了之后,都不敢再向唐玄宗上书谈论政事,从此谏议的路都断绝了。

李林甫当政十九年,最后也造成了大天下大乱的局势,也因为唐玄宗的昏庸糊涂,让大唐盛世开始由盛转衰。

《菜根谭》之中说:勿偏信而为奸所欺,勿自任而为气所使。

不要盲目相信某一方面的言辞而被奸邪小人欺骗,也不要自以为绝对正确而被一时的意气所驱使。

人一定要有高于世俗的价值观,看待世俗的问题,才能避开浅薄认知所犯的错误,处世的时候不要意气用事,被情绪冲昏头脑偏听谗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行的意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翻译)

而且从某一方面来说,人都是利己的,角色不同利益点就会不同。

就好像君王与臣子之间,臣子为君王服务,但臣子谋划利益得失时,未必是站在君王的角度考虑,所以历史上经常出现一些臣子丰衣足食,君王却越发败落的事情。

不要偏听他人的谗言,在人性利己的思维下,任何人的行为言辞都需要多方面考察和揣摩,更要学会“忠言逆耳”的建议,才能避免偏听偏信的错误。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韩非子》:良药苦于口,忠言利于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