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三峡大禹治水传说(大禹治水传说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传说

尧将帝位禅让给舜后,舜令鲧的儿子大禹继续治水,天帝也把息壤交给了大禹,助他治水,还派应龙等神仙下界帮忙。

大禹领命之后,一开始也想父亲鲧一样采取堵的办法来治理洪水,可他发现修好的堤坝很快就会被洪水冲垮。最后,大禹终于明白:治理洪水光靠堵是不行的应该是该堵的地方堵,该疏的地方疏。

大禹找到以前治水失败的原因后,就带领众人开始用新的办法治水。他让一只神龟驮着息壤跟随他走,到了地势低洼的地区,他就用息壤把人们居住的地方加高;同时,他又让应龙引路,开凿合川、疏导河道、引流入海。

三峡大禹治水传说(大禹治水传说神话故事)

但是到了黄河地界,大禹率领的治水队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原来,黄河的水况很复杂,盘曲的河道纠结缠绕,应龙常常迷路,无法提供正确的开凿路线,治水工作只好暂停。眼看着先前付出的艰辛就要功亏一篑,大禹心急如焚。

这天,大禹登上高地进行考察,但过了很久也理不出头绪。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突然一个人首鱼身、面白无须的年轻人自称是河伯,他交给大禹一块大青石后,就纵身跳入水中,然后眨眼间就不见了。

大禹看着大青石,发现上面有很多弯弯曲曲的线条。仔细观察一番后,大禹才明白这是一幅治理黄河的地图。有了这张图作参考,应龙很快找到了出路,最后顺利凿出河道,治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不久,大禹就率领治水队挺进到龙门山。龙门山是一座大山,它和吕梁山脉相连,挡住了黄河的去路,使得黄河水流到这里后又不得不回头倒流。大禹见状,便用神力劈开龙门山,让黄河水从山崖峭壁间直流而下。

三峡大禹治水传说(大禹治水传说神话故事)

到了空门下游,又有一座大山挡住了喝水的去路。于是,大禹又用神力将大山劈开三道口子。三道山口就像三扇大门,让河水从上游呼啸着往下游奔流而去,这就是今天的“三门峡”景观。

就这样,大禹率领众人一共花了十三年的功夫,凿开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挖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们风里来雨里去,艰苦地劳动着。尤其是大禹,他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腰累疼了,腿累肿了,任然不敢懈怠。大禹公心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把整个身心都用在了开山挖河的事业中。

三峡大禹治水传说(大禹治水传说神话故事)

治水成功后,大禹来到茅山(现在的浙江绍兴城郊),召集部下,计功行赏,还组织人们利用江河的水去发现农业生产。从此,水害变成了水利,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处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烁的助手。舜也因为禹治水有功,心甘情愿凉王位禅让给禹。

禹接任了王位,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三峡大禹治水传说(大禹治水传说神话故事)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大禹治水传说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