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例子(因,于是)
文言虚词13“因”14“于”15“与” 练习 参考答案及翻译
13.因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解析:
(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
(2) 动词,沿袭。
(3)名词,原因。
(4)介词,趁着,趁此。
(5)副,于是,就。
(6)介词,凭借
(7)介词,经由,通过。
(8)介词,因为。
(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译文:
根据才能授予官职,不依据出身高低录用人才,而且不沿袭旧制度,这就是曹操成就大业的原因。他常常趁敌人没有准备,突袭击败他们,例如乌巢火烧粮草。这一次战役,动摇了袁绍的军心,于是就趁着有理的时机打败了袁绍,取得官渡一战的大胜。这一战的胜利也是凭借许攸的帮助而取得的。后来曹操路过袁绍的坟墓,通过守墓人来到坟前拜祭他。这气量难道是一般人能比的?因为这些他得到大家的拥戴,从而统一天下。因为曹操有非同一般的胸怀气量,所以他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
14.于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世人皆欲老于(6)吾乡,此乃多人言于(7)我也,非吾杜撰耳。于(8)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于(9)是, 不亦乐乎?
解析:
(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
(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
(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
(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
(5)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
(6)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地点,在。
(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向。
(8)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
(9)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译文:
“黄雀缓缓地飞,美丽的翅膀参差翩然”,多么美好啊。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是长久没有看到的了。自从十年前偶而见过一次,到如今已经十年,没有看到它们的身影。如今造林还草,生态渐渐恢复,黄鸟又可以见到了,它的鸣叫比以前美一倍。我们乡的美已经闻名于四方。世界上的人都想在我们这里养老,这是好多人对我说的,不是我杜撰的。在这时候我们畅饮几杯酒来抒发情怀,陶醉在这里,不是很好吗?
15.与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 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彼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解析:
(1)动词,赞许。
(2)与“孰”组成文言固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
(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
(4)动词,结交,亲附。
(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6)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
(7)介词,和,跟,同。
译文:
(一个人如果)在早上犯了过错到晚上就能改正,(那么)君子就会赞许他,我也赞同。但是,现代人与古人谁更有智慧,(对此)朝廷与百姓的认识,相差很大。治理国家的人,亲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远离奸邪而善于谄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则亲身实践,事业才会成功。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却不能到达本国百姓那里,(这)唯独是为什么呢?我们给您提建议,又害怕您跟我们算账啊。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文言虚词13“因”14“于”15“与” 练习 参考答案及翻译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