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佛度众生的度什么意思(度众生就是度自己)

佛度众生,只是度其执见,度菩萨,只是度其法见

佛度众生,只是度其执见,度菩萨,只是度其法见。

王骧陆《大鉴禅师法宝坛经述旨》


僧志澈,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一三]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一四]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佛度众生的度什么意思(度众生就是度自己)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一五]

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一六]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佛度众生的度什么意思(度众生就是度自己)

[一三] 世间一切眼前事,无不是果,果必有因,绝不无因而得果也。既有其因,果何可逃?惟有再转一因果,将现果转为未来之因,化除一切,彼以逆来,我以慈摄。行昌与六祖本有夙缘,十金之外,兼有冤怨,惟不欠命耳。一经顺受慈摄,道破因缘,顿然解释,非六祖故示神通,而此即神通也。六祖此时,岂有丝毫恩怨存于其间哉!惟应如何便如何耳,其求哀悔过,正行昌自己之机缘成熟,故引之也。

[一四] 佛度众生,只是度其执见,度菩萨,只是度其法见。常无常者,心中幻起之法也,执以为定是如是,便成为见矣,若知非断非常,即不受法缚。经者法也,经是佛说,世人便以为不可动摇,不知对病施药,安有定义?对方执常,我以无常正之,对方执于无常,我说常义以破之,归到非常非无常,斯合涅槃宗旨,所谓圆观是也。常无常者,分释之为对立,合之即圆义也,若明此义,方可随缘不变,不变是体,随缘是用,说用则常亦得,无常亦得,说常正是无常,说无常又正是常也。说体即不可得,此不可得者,便是佛性真常之本来也。

佛度众生的度什么意思(度众生就是度自己)

[一五] 常乐我净四字,下手处,须得先明我,见我之本相,原来清净,原无是非善恶生灭苦乐等见。法体空寂,本来原如是,现在亦如是,将来还如是,即今所有一切心,毕竟不可得,生灭既灭,寂灭之乐,自亦常恒不变矣。我者,非执假我之我,乃本我之我也,今假我之我,与本我之我,非一非二,会通之则性相不二,不必定立为一,亦不必定分为二也。未见性人,误解我义,便立我人四相,法见随起,恼乱又生,不可不正之也。

[一六] 志彻真见性处,在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两句,祖故曰,汝今彻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佛度众生,只是度其执见,度菩萨,只是度其法见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