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生落魄的杜甫,却成就了千古诗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01这首诗是杜甫的经典作品之一,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困顿的生活,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八月的狂风怒吼,把我房顶上的茅草吹去了好几层。有的飘落到了对岸的江边,有的挂在了高高的树梢上,有的飘飘摇摇,落入池塘里。
我正打算把这些茅草捡回来,重新修补屋子,可是村里的一群顽童,却抱着我的茅草跑进了竹林里玩耍。我本想将他们喊回来,无奈我力气很弱,喊得我口干舌燥,他们也听不见。我真是又无奈又绝望,只好回来拄着拐杖,唉声叹气地坐在屋里。
没过了多久,风停之后就是乌云密布,大雨马上就来了。家里的被子已经使用了好多年,又冷又硬,而且孩子的睡相不好,还把被子踢破了。在这么冷的夜晚,我没有一床好被子也就算了,房顶还是漏的。密密麻麻的雨下进了屋子里,没有一点干燥的地方可以容身。想想从安史之乱至今,我就很少能够睡着觉。这样的漫漫长夜,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天明啊?
哪里能够得到千万间广厦,让天下贫寒的读书人都有房子住,风雨之中也好有个安身之地,不要让他们也像我一样,飘零在这风雨之中。如果眼前能够高高高耸立着这样的房子,那么我的房子被风雨吹破,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贫穷的诗人在风雨之夜,生活已经非常狼狈,但是他还能够想到天下读书人的生活,可见诗人的胸怀是何等的博大。
02本诗作为不朽的经典,它的艺术性表现在哪里呢?
第一,景物描写烘托气氛。
这首诗开篇就给人一种悲凉的气氛。“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正值秋天。天气转凉,而此时刮起了大风。
狂风怒号,把诗人的草屋的屋顶也吹破了。茅草在狂风当中飘飘摇摇,洒满空中,落满大地,从茅草屋到对江岸、到池塘里,再到高高的树梢,刮得到处都是。
大风过后就是雨。“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刚才大风刚把房顶刮掉,现在就要下雨,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密密麻麻的雨一直下个不停。
而这些景物,又与诗人当时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风是何其的大,雨下的时间又是何其的长,而诗人的身体又是如此的人衰弱。让人感到,衰老的诗人孤零零他站在那里,一副不胜风雨的孤苦的样子。
此时,他甚至无力对付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早年诗人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他曾经写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然而此时此刻,天气的变化,都让他觉得生活无法掌控。
第二,不幸遭遇的焦灼无奈。
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诗人一方面担忧着社稷的安危,一方面又为自己的遭遇感到痛心。
杜甫亲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看见过当年皇城的一片繁华。那时候他风华正茂,满怀豪情壮志,希望到长安能够求得用武之地,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
一方面,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曾是初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但是由于他跟武则天的宠臣关系比较近。在武则天倒台之后,杜审言自然受到了连累,这样,他的后人在政治上就比较尴尬。即使杜甫满腹经纶,他的诗也一度受到玄宗赏识,他还是没有捞到一个像样的官职。
另一方面,在唐玄宗后期,唐王朝逐渐腐败。皇亲国戚玩弄权术,像杜甫这种不懂得如何攀附权贵的人,自然也就晋升无门。
杜甫本想为国效力一展自己的才华,然而尽管长期旅居长安,他的愿望也没能实现。他甚至连家人都不能养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为一代文豪,自己的孩子还要被饿死家中,如今自己住着一个草屋子,却不料被狂风刮破。此时诗人心里的焦灼与悲凉,可想而知。
第三,儒家的济世情怀。
虽然诗人自己的遭遇非常不幸,但是在这首诗里,他并没有困在自己个人的悲悲切切之中,而是能够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推己及人,想到了像他这样无数的天下寒士,是不是现在也如她这一般,正遭受着风吹雨淋呢?
杜甫希望这些寒士都能够住上宽敞的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胸怀是何等大博大,在自顾不暇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别人。
杜甫的诗歌一直被后人传颂,也在于他诗歌当中的济世情怀。杜甫的标签便是忧国忧民,他始终把个人的情感与时代大潮中人民的生活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让他的诗歌有了深厚的基础,有了不朽的生命力。
杜甫诗歌传承的便是儒家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像极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在杜甫身上,正体现了儒家的这种责任感。
03杜甫落魄一生,却成就了他千古的诗名,人生总有一扇门为你开。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真实地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以广大劳动人民的视角,表现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虽然他无力改变现实,但他可以用诗歌传达朱门繁华背后的悲惨现实,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一生落魄的杜甫,用忠于现实的写法,成就了自己的千古诗名。作为一名儒生,一名文人,他也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生落魄的杜甫,却成就了千古诗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