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皇上有三宫六院七十二(皇上有三宫六院)

皇帝真的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吗?

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从上古到清末,中国一直是一个一夫多妻与一夫一妻并行的社会,这种现象甚至到了民国时代仍没有多大改变。

一夫多妻的始作俑者是谁,现在已经不可考,但皇帝是其最大的受益者,这一点恐怕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皇上有三宫六院七十二(皇上有三宫六院)

从这一不可争辩的事实出发,有人进而推论出每个皇帝都有数不清的妻妾,换言之,至少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事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要分辨皇帝有没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首先就要弄明白“三宫”、“六院”及“七十二嫔妃”的确切含义。

何谓“三宫”?

三官,其意本来是指古代诸侯夫人的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纳之三宫”的记载,范宁注日:“三宫,三夫人也。”杨士勋疏日:“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

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宫”指的是诸侯夫人(顶多是个王后),而不是皇帝的妻子。

皇上有三宫六院七十二(皇上有三宫六院)

“六院”疑是从“六宫”演义而来。“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的寝宫,后来代指皇后或皇帝的其他妻子。((周礼·天官-内宰》中有“以阴礼教六宫”的记载,郑玄解释说,皇后寝宫有六,其中一正寝,五燕寝,合起来即六宫。唐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官粉黛无颜色”,((后汉书·马皇后纪》:“后辞日:‘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这两个“六宫”都是用的引申义。

“七十二嫔妃”来历不详,或是从“三”的倍数而来,或纯是言成数以表其多。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显然是个杜撰的名词。那么,正确的说法是什么呢?

翻一下《二十五史》,任何一个朝代的“后妃传”之前都会有一段大同小异的概述。

皇上有三宫六院七十二(皇上有三宫六院)

我们不妨摘引一段:

古者天子娶后,三国来媵,皆有娣蛭,凡十二女:诸侯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广继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祸乱也。后亡,则媵为继室,各以其叙。无三媵,则娣侄继室,亦各以其叙。继室者,治其内政不敢正其位号,礼庙无两柑,不并尊也。鲁成风始两柑,宋国三媵,齐管氏三归,《春秋》皆讥之。《周礼》内宰,其属则内小臣、阉人、寺人次之,九嫉、世妇、女御、女祝、女史、典妇功、典丝、司服又次之。《昏议》称“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不与《春秋》、《周礼》合。后世因仍其说,廖宫遂至数千。(《金史·后妃传》)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皇帝的妻子其正式的称呼应当是: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别的叫法,如:

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顺仪、顺容、顺华、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婕妤、才人、美人、昭仪、蛭娥、八子、采女、淑妃、淑嫒、贵人、常在、答应、女史等。“六宫、三夫修仪、修容、充依、良人、

皇上有三宫六院七十二(皇上有三宫六院)

这些皇帝的妻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隋书·后妃传》中记载,在隋代“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品正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是为世妇;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总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寝”。

很明显,皇帝的妻子不能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称之。

统计史料,皇帝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铁木真,最少者不过两人。不同朝代“多”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在明代以前(包括明代),各个大的帝国诸任皇帝中总是“一夫多妻”与“一夫一妻”并存,惟有清代12任皇帝全部一夫多妻。但也从未发现有哪一位皇帝曾经有过“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皇帝真的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