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皇帝信教史」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秦始皇笃信“五行”(即“五德”)

秦始皇是邹子“五德终始”学说的迷弟,“五德终始”学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五行!

五行相生相克,按照水火木金土的顺序,形成一个无穷无尽的大循环。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1-1. 秦始皇石刻像

《史记•封禅书》中曾记载: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

以五行相克的次序,水克火,秦始皇自认为取代周朝而一统天下,周朝又崇奉火德,那么秦朝自然就应该崇奉水德。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1-2. 泰安岱庙——古代帝王封禅大典的休息场所

虽然如此,但秦始皇并没有独尊水德之帝!

秦始皇十分重视祭祀,其中最受重视的自然是泰山封禅。此外,还有按时祭祀的青、黄、赤、白各帝。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祭祀八神!

所谓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蚩尤)、阴主(传说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阳主(芝罘山)、月主(莱山)、日主(盛山)、四时主(琅琊)。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1-3. 芝罘山

如此多的神灵祭祀,而秦始皇统一全国仅历二世。

可想而知,他统治期间都在做些什么了!

如此愚昧与盲从,这便是诗词中说秦皇略输文采的原因!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1-4. 秦二世泰山石刻

汉代对于“五行学说”的发展

汉朝时紧接着秦朝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在政治体制上,汉承秦制;在宗教信仰上,汉代同样如此!

秦朝甚嚣尘上的五行学说,在汉代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初,汉高祖便在秦代的青、黄、白、赤各帝基础上增立象征着水德的黑帝祠。在秦代,因为秦本身崇奉水德,所以并没有另立黑帝祠。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2-1. 汉高祖斩白蛇雕像

此后到了汉文帝时期,文帝更是另在长安西北的渭阳立五帝庙,祭祀五帝。

这种五帝信仰其实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当时群雄割据的局势所影响。在商代和西周的大一统局面下,则只有“天”和“天帝”的信仰。

这其中就体现出了封建时代统治者希望依靠宗教信仰维持政治正统性的愿望。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2-2. 汉文帝像

除了加强五帝信仰之外,汉代还另外发展完善了有关于黄帝的内容。

在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春、夏、秋、冬四时分别对应着木、火、金、水及东、南、西、北,但是土及代表土德的黄帝却在此缺失了。

到了汉代,《淮南子•天文训》明确提出:

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土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

将黄帝认为是制四方的神灵!

如此,黄帝的方位问题就解决了。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2-3. 黄帝陵匾额

除此之外,汉代最为颠覆的举动是创造了统领五帝的神灵——“太一”。

汉武帝时,诸侯势力被大大削弱,皇权大大加强。

这种大一统局面使得汉武帝想将宗教的五帝分裂局面统一!

为此,汉武帝创造了新的神灵“太一帝”!

汉代祭祀太一的时间非常早,甚至要比汉代正式按土德改制的时间(前104年)还要早!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2-4. 汉武帝塑像

当然,与秦始皇类似,汉武帝也崇奉且祭祀了一大堆神灵。

除太一外,还有与天帝对应的“后土”,日、月、星、山川之神以及皇室祖先等。

正因此,他才被与秦始皇并列,共同得了个“略输文采”的名声。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2-5. 清代——日神雕像

秦汉更迭之际的五行学说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都是不灭的!

普通人死后即变成鬼魂,对社会有重要贡献的人死后则会变成神。

正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秦汉之际形成了“五德终始”学说。

“五德终始”学说不仅很好地为人们描绘了神灵的社会构成,也详细阐述了他们如何再对人间产生影响。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3-1. 秦汉六朝瓦甓馆

在秦汉之际,从这种学说中受益最多的便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斩白蛇起义时,便是假托五行相克的理论,喊出了赤帝子斩白帝子,将来必定代秦而治天下的起义口号!

这次事件虽然惊心动魄,也为后人津津乐道,但是于此却有一个不折不扣的乌龙事件!

刘邦斩白蛇,自称为赤帝子,斩杀白蛇——即白帝子,取的是火克金的五行相克理论。这是因为当时刘邦集团的人认为秦朝在五行中应属金,依据是战国时秦襄王和秦宣王都祭祀白帝。

可是他们没搞清楚的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因自认为取周而一统天下,崇奉的是水德。

正因此,如果仅看五行属性的话,秦朝的水德应该克制刘邦代表的火德才对!

结果却是汉朝取代秦朝一统天下,真是讽刺!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3-2. 芒砀山——刘邦斩白蛇

汉代成立后,刘邦又在此处犯了一个乌龙。

此时,他似乎早已经忘却了自己赤帝子的身份。加上又对秦朝崇奉水德缺乏了解,他竟自认为汉朝取周朝而代之,自居为水德帝王。

可能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想法确实不一样,秦始皇自认为水德帝王,却并未专门修建黑祠;同样自认为水德帝王的汉武帝,却另立了北畴黑帝祠。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3-3. 山东青岛琅琊台

汉高祖的这种想法在汉文帝时被否定。

当时,文景之治已经到来。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知识分子也拥有比建国初期更大的研究前朝的自由。

此时,有人发现原来秦朝崇奉的是水德,而汉高祖以来一直认为的金德。于是,便有人提出汉承秦后,当为土德。

此时,汉朝统治阶级的观念已经改变,但却并没有在制度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3-4. 年代为汉文帝初年的《周易》抄本

一直等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汉代才正式按土德改制。

此后定历法,以正月为岁首,崇尚黄色,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等。

而此时,汉武帝早就创造了凌驾于五帝之上的太一帝,皇权已经在宗教层面上站在了“五德终始”学说的上方。

有学者认为,太一帝其实就是汉武帝在“天上”的象征。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3-5. 汉武帝求道塑像

总结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五德终始”学说只是代表宗教信仰的一方面,在皇权逐渐统一的封建时代,它最终也只是变成了皇权统治的一种手段罢了。

再腐朽的制度,它本身是没有思想去愚弄人的,利用其愚人的必定也是人本身。

惜秦皇汉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秦皇是谁)

图4-1. 重阳节刚过,假期的时候寺庙爆满了吗?

参考文献

[1] 任继愈. 中国佛教史 第一卷[M]. 9.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皇帝信教史」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