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命布施什么意思(身布施得什么果报)
身命布施 所在之处如佛塔庙
下边开始学习第十二段经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老师跟须菩提说:“随说是经”——“随说”,对照梵本是两个意思:第一,“宣讲”;第二,“解释”。如果有人能够宣讲解释哪怕《金刚经》里的四句话,要知道,这个讲经的地方,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这些众生都应该供养,要把它看作佛的塔庙一般。印度人建佛塔,主要目的是在塔里供养佛的舍利,就是佛的遗骨;因此在佛教徒心中,佛的塔庙是非常神圣的。佛陀说,有人能够宣讲《金刚经》哪怕四句话,这个地方,在我们佛教徒心中、在众生心中,都应该把它看作佛的塔庙一样,要尊重,要供养。“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何况有人能够受持读诵整部《金刚经》?对照梵文,实际上是四个动词:第一,受持,就是“抓住”;第二,读诵:第三,通晓法义;第四,为其他人详细解说。更何况一个人能够把整部《金刚经》都能受持读诵,通晓法义,为别人详细解说?那就更值得供养尊重。这是佛陀对《金刚经》的极度赞叹。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当知是人”,什么人?就是对整部《金刚经》都能够受持、读诵、通晓法义、为别人进行详细解说的人。佛陀说这样的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这句话,玄奘法师译作:“如是有情,成就最胜希有功德。”义净法师译作:“当知是人,则为最上第一希有。”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所以大家要理解,我们对《金刚经》的法本,要非常珍惜,因为佛陀在这里说,只要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如同有佛。梵文里这个词是“śāstā”,就是“导师”,佛教里导师就是释迦牟尼佛。“若尊重弟子”,什么是“尊重弟子”?梵文是“vijñaguru-sthānīyaḥ”,指具有智慧老师资格的人。其实在这里指的是佛陀的弟子。有这部《金刚经》之处,就如同有佛在,有佛陀的那些尊重的弟子在。所以依据这段经文,我们一定要珍惜《金刚经》的法本,学习完了要把它合起来,要把它供养起来。因为有经典在,就如同有佛在,有佛的弟子在。
第十二段经文学习圆满了。
经名由来
看《金刚经》第十三段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须菩提又提了一个新的问题:您老人家讲了这样甚深法义的一堂课,日后我们结集起来,这就是一部经。当然从胜义谛上是空性,但是在世俗谛上,对于这部法,还得假安立一个名字,日后才好依此奉行,依此奉持。老师对须菩提这个问题回答: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老师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叫什么?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的名字,一般都是佛说,所以要对经的名字有高度的尊重。如果今天没有时间诵一部完整的经,诵一诵经名,也是功德无量,因为一般经的名字,就是对这一部经的法义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当老师说这部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后,老师紧接着说: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对照梵文原本,其实后边还有一句:“是名般若波罗蜜”,是最典型的《金刚经》三段论。老师在这里说,这部经是般若波罗蜜,但是不要因为老师说了个“般若波罗蜜”,大家就以为有一个实有的般若波罗蜜可得,其实只是在世俗谛上安立了一个“般若波罗蜜”的名言而已,所以“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第四重二谛上理解《金刚经》三段论,“佛说什么、则非什么、是名什么”,就很好理解了。第四重二谛,世俗谛又叫“名言谛”,胜义谛是空性;佛陀随顺众生,这时候在世俗谛上保留的仅仅是名言,这个名言没有所指的实义。这是《金刚经》第十三段的第一部分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老师问须菩提,你觉得如何?佛说法了吗?看须菩提的回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陀说凡夫境界一切都是空性,如来说“凡夫境界一切都是空性”这个说法本身空不空?依然是空。所以须菩提回答说:“如来无所说。”从第四重二谛的胜义谛而言,如来无所说,“离言空性”。佛说一切都是空性,“空性”本身依然仅仅是个名言,而无实义,“空性”还得空。
微尘非微尘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这里出现两个概念,两个名言:第一,“世界”;第二,“微尘”。什么是世界?就是我们凡夫自以为存在的我们正在生存着的环境、外境的总体。什么是微尘?微尘在佛教里,表示最小的基本元素。佛陀为什么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呢?在印度,佛教徒特别是小乘佛教徒,证人我空,而法我空不空这个问题是悬置的,没有深入讨论,因此就产生了分歧。有的人说,我们生存的整个环境,这个世界,可以认为是因缘所生,是假有,不是实有。当然有一些小乘佛教的佛教徒认为世界是实有。但是不管认为整个世界是假有还是实有,小乘佛教的学者都坚持认为,这个世界是由那些最基本的元素生起的,这个基本元素叫“微尘”,而微尘肯定得是实有。这是印度小乘佛教的普遍观点,所以佛陀提出这个问题。看须菩提怎么回答的: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构成三千大千世界的这些种种的微尘,当然很多。但是老师说: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所以佛陀针对小乘佛教的观点,要告诉大家,你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元素,极微或微尘,其实如来说微尘,这个微尘依然是空性,没有什么实有的微尘可得,仅仅是安立一个微尘的假名而已。“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这是破小乘佛教对微尘的实有见,既然微尘实有见破了,那么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由这些微尘所缘生的整个世界,本性依然是空性。佛陀说世界,你不要以为有个世界实有,只不过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在世俗谛上,在名言谛上,安立了一个“世界”的名言而已。这是这段经文的法义。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老师问须菩提,可不可以以见到如来的三十二相这样的身体形象,就算看见如来了?看须菩提怎么回答的: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老师,不可以,不可以以见到三十二相就算见到如来了。
“何以故?”
——我为什么这么回答呢?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如来虽然讲人间示现的佛陀具有三十二相,但是在胜义谛上,空性上,没有什么真实的三十二相可得。所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只是在世俗谛上,在名言谛上,假名安立了“三十二相”这个名言而已。“三十二相”这个名言,没有所对的真实的三十二相的实义。
身命布施
看下面的经文,老师说: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里出现了一个名言:“身命布施”。大乘佛法修行六度,排在第一位的是布施度。佛教典籍对布施种类的划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最主要的布施有四种:财布施、无畏布施、身命布施和法布施。财布施就是施与众生以钱财,无畏布施就是给众生以生活的勇气、力量,身命布施是以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去布施众生,法布施就是为众生说佛法。四种布施除去法布施之外,另外三种布施中,最难做到的是身命布施。行布施是把自己所拥有的布施给众生,钱财还是相对容易的,很多人都能够做到财布施;但是以自己的身命去布施,这就有点困难。舍财容易舍命难。佛经里讲,释迦牟尼在往昔多生累劫的相似相续中做过无量的身命布施,最典型的就是舍身饲虎。有人说这个做不到。
可以退一步讲讲身命布施。比如说,佛教徒经常争论一个话题:蚊子要不要打?有的佛教徒说蚊子是害虫,传播脑炎病毒,当然得打,但是当你说蚊子是害虫的时候,在你心中蚊子似乎伤害了我们人类,你认为它是很坏的东西。可是大家想一想,在猪的眼里,这世界上最坏的众生是谁啊?其实就是我们人类。以这种观点看,这世界上的最应该打死的是人类。有的佛教徒说:那好,蚊子不该打,那我避蚊,比如说我睡觉挂蚊帐,或者在卧室里点上一枝驱蚊香,把蚊子驱赶到其他房间里。当然这也是一种方式。但是历史上有这样的修行者,他们专门选择盛夏之夜,到山野之中,脱光衣服坐下来:“可怜的蚊子们吃吧!”身命布施啊!有人一听,这个我也做不到。如果还做不到,那我们就再退一步,无偿献血做得到不?身命布施啊!立个遗嘱,死了以后,奉献自己的身体,这一点做得到吗?一个大乘佛教徒应该能做到。
前边的经文,佛陀两次提到财布施,就是把布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在这里,佛陀提出了身命布施。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对照梵文原本,指经恒河沙等劫、布施了恒河沙等的身体。如果有人这样做了,而还有人在《金刚经》中受持四句偈,那么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人,福德比那个经恒河沙等劫数、布施了恒河沙等身命的人的福德还要多。不需要多解释,佛陀还是要表达法布施为最。
第十三段学习圆满了。
责编:甘关平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身命布施 所在之处如佛塔庙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