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隆德园绘佛作品赏析《弥勒菩萨像》

The Art of Buddha painting

弥勒菩萨像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弥勒菩萨像》隆德园艺术苑倪唯宁绘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亦称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的音译,意译慈氏,音译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弥勒菩萨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亦称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Maitreya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根据经典记载,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内院修行,为诸天人说法,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释尊入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等正觉,前后分三次说法。昔时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

兜率,意为知足喜悦。

兜率天,分为内院与外院,外院是有福报的天人享乐的天界,内院是弥勒菩萨成佛前修行说法的地方。

弥勒菩萨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我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玄奘的推崇。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作为释尊授记的继任者,弥勒菩萨现未成佛的婆罗门形象,结发髻,手持水瓶。而刹帝利出身的释迦菩萨和观音菩萨则头戴天冠,手中无持物的是释迦菩萨,手持莲花的多被认为是观音菩萨。公元三世纪之后,观音菩萨的头饰中央出现化佛,由此可以与释迦牟尼佛的造像相区分,但是在之前的造像中,二者除了持物并无明显区别。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隆德园倪唯宁老师所绘《弥勒菩萨像》画像当中,因弥勒菩萨系婆罗门出身,头发垂至肩头,身披飘逸彩带,身着首饰华丽无比,其耳佩耳环,胸饰项圈、项链、璎珞,臂饰臂钏和手镯,造像雍容庄严。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早在西秦(4—5世纪)时期,甘肃炳灵寺石窟已有弥勒佛像的绘制。早期的弥勒佛是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绘制雕塑的。形象有菩萨和佛两大类,根据《弥勒上生经》塑造的弥勒形象为菩萨相,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其特点为弥勒身着菩萨装,双脚交叉而坐,后以左脚下垂,右腿曲屈,右手扶脸颊,称作“半跏思维像”,此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等待下生的情景。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北京雍和宫的万福阁里,有一尊被誉为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迈达拉弥勒菩萨。这尊弥勒菩萨木雕像的主体部分是由一棵完整的白檀木雕刻出来的,这根完整的白檀木通高26米,有8米被埋入了地下,我们所能见到的是地面部分的18米。弥勒菩萨像精雕细琢,蔚为壮观。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的山西稷山兴化寺壁画《弥勒佛说法图》,为元代著名画师朱好古和张伯渊所作,是中国古代元代寺庙壁画中的精品。壁画长11.11米,高5.22米,中央绘有弥勒、普贤、文殊构成三佛主尊,气氛热烈,场面宏大,具有极强的宗教感染力。壁画是对称式构图,画面正中画弥勒佛及圣众,为一佛四菩萨二弟子,两旁附有剃度图。主尊弥勒佛跏趺坐于宝座上,身后有头光和背光,脚踏莲花,座前有莲花供养。弥勒威严端坐,右手扬掌作施无畏印,左手则手掌向外置于膝上。壁画中的弥勒佛像,面容生动,神情各异,衣饰华丽,线条流畅。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两晋南北朝时期弥勒菩萨造像特点,面部神态安详,面容恬静,似在聆听信徒们诉说苦难。弥勒头戴饰有串珠的宝冠,冠中原镶嵌宝石。造像肌体丰润饱满,衣着厚重适体,身披丰富的缨珞饰物,交脚坐于莲台之上。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绘佛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

正如倪老师所言:“喧嚣尘世绘佛取静,随着一笔一画身体由内而外唤发出一种松弛感。法喜充满!” “这个世界本身并不吵闹,心喧嚣了,世界就变得嘈杂。屏息静气听听自己的内心,心静了,一切就风烟流转。”

弥勒菩萨画像(弥勒菩萨造像)

去年才刚零基础开始学绘画的孩子们,今年已经开始绘制大幅的工笔水陆画了,能静下心来做事情,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终有一天会到达。

编辑:懿萍

文字:静静

校对:沐芯

图片:隆德园艺术苑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隆德园绘佛作品赏析《弥勒菩萨像》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