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将法和鼓励法的区别是什么(激励不当的例子)
激励不当适得其反——激将法
人人都需要激励
有时欲速则不达
要拿捏好一个度
心理学原理——
激将法本是指用刺激性的话使将领出战的一种方法,后来泛指用刺激性的话或反话,鼓动他人去做某件事的一种手段。激将法就是利用人们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激起不服输的情绪,将其内在潜能发挥出来,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说服效果。
东子解析——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无论是领导对下属,还是家长对孩子,都不乏使用激将法的。领导或家长希望由此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工作或学习。这确实不同程度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比如员工因一件事情没有做好而心灰意冷,领导劝慰道:“你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这次没做好是有多原因的,总结好原因,你一定能行的。你看看ⅹⅹ还不如你呢,他能行你为啥就不行啊?”员工一想:也是啊,ⅹⅹ都能做好,我凭啥不行啊?于是,激起了不服输的斗志。
再比如,家长对孩子考试没有考好,说:“儿子,这次没考好,咱下次再来。咱又不比别人缺啥少啥,不信我这聪明的儿子就不如人家!”听了妈妈的激励,孩子可能就会想:是啊,凭啥我就不行啊?抱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他就会更加刻苦努力,下一次考试自然就会有所进步。
虽然激将法能起到激励作用,但也要看清楚对象,了解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滥用。同时,运用时要掌握好分寸,不能操之过急。不然,欲速则不达,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可能会因损伤了对方的自尊心,而适得其反。
还拿刚才的例子做比方。如果领导对员工说:“你也太笨了,真是干啥啥不行,咋连ⅹⅹ都不如了……”家长对孩子说:“一天天就知道玩,怎么样,现在蔫了吧?你呀!真完蛋,你看看你同学ⅹⅹ……”
无论领导还是家长,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通过刺激性的话语,激起员工或孩子奋进的斗志。但在激励过程中,因为使用了一些贬损话语,给对方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这样的激励,会让对方产生挫败感,不仅丧失斗志,还可能会陷入自卑的境地,会认为自己没用,由此放弃努力。
所以,要慎用激将法,要拿捏好一个度。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激励不当适得其反——激将法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